吴宏达家中墙上都是荣誉证书以及与受帮扶学生的合影。陈怡摄骑坏4辆摩托车,走遍温州泰顺的大小村庄,奔波30万公里……泰顺县筱村镇75岁退休牙医吴宏达,12年如一日,在寻访贫困生、牵线搭桥寻求资助的路上,脚步不停,成功帮多名贫困山里娃结对,留在课堂。看着家中满墙的荣誉证书及与受帮扶学生的合照,吴宏达说:“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开启新的生活,才是我公益助学最大的‘勋章’。”他表示,只要身体还行,他的“爱心长跑”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万里走单骑12年骑坏4辆摩托车年,泰顺筱村镇成立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作为会员,吴宏达经常参加送温暖慰问贫困儿童的活动。“当时慰问的12名失亲贫困儿童,来年开学面临交不起学杂费问题。”吴宏达回忆。正发愁时,温州一家报纸上首届征集结对助学活动的新闻让他欣喜若狂。12名贫困生经他推荐全部成功结对,从此,他正式走上了公益助学路。到乡镇部门、乡村学校查找贫困生信息,自己挨家挨户寻访……无论到哪,吴宏达的怀里总是揣着笔记本,那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每个助学孩子的情况,这样的笔记本已有十几本。为不让爱心蒙尘,吴宏达坚持家访助学对象,他说:“每个家庭我最少要走访两次,第一次先了解大致情况,第二次去学校、邻居家核实。”找线索、核实、帮忙申报,每年周而复始。12年来,吴宏达跑遍了全县近百所中小学校、90%的乡村,寻访贫困学子的足迹遍布泰顺各乡镇,光摩托车就骑坏了4辆,累计行程33万公里。截至年,他共牵线资助贫困学子余名,并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关诊所倒贴钱收获的要比失去的多“有困难,找老吴!”在筱村,吴宏达助学的名声远扬。有贫困生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帮忙。孩子们亲切地称他“吴爷爷”“吴老师”。出身农民之家的吴宏达并不富裕,十几岁就挑担做乡村牙医,年才开了自己的牙医诊所,年,他却毅然选择关门。“因为经常外出寻访,顾客来诊所找不到人,生意自然就耽误了,没什么值不值得,我觉得收获的要比失去的多。”吴宏达说。谈起助学的初衷,吴宏达表示:“我家兄弟姐妹6人,为了弟妹能上学,我13岁就辍学了,吃了很多没文化的亏。”正是这份亲身经历,让他对贫困生求学的不易感同身受。如今诊所的门店成了吴宏达的爱心助学工作室,以他名字命名的“吴宏达‘五老护苗’帮困助学工作室”醒目地挂在门口。为了助学公益,诊所关门没有收入,还要倒贴钱,很多人不理解。吴宏达说:“我乐意做善事,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汇八方热心人助学助家助“成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2年来,通过助学活动,吴宏达认识了不少爱心公益团队,也有很多热心人士主动联系帮扶贫困学子。最近刚成功完成助学结对的8名贫困生,就是吴宏达儿子公司的老板看到他朋友圈的助学信息后,主动来认领的。也有曾经受助者家庭加入了资助贫困生的队伍。学生家中有亲人生重病,他帮忙申请大病救助资金;贫困生家房屋是危房,他辗转找来2万元捐资帮助建新房;贫困生一人撑起的家里,生活环境差,他帮忙粉刷、整理,每周上门督促孩子注意卫生……在吴宏达看来,助学帮扶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给助学金,还要帮孩子们解决家里的一些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要达到精神层面的帮扶,教孩子们生活、做人的道理。行事贵有恒,长久自芬芳,虽然年龄长了,头发斑白,但吴宏达说自己的身体还硬朗得很。“我觉得我身体还行,公益助学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接下来,吴宏达打算往大山更深处走,寻访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