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平均海拔超米,跨越浙南山水,从文成直抵泰顺,投资超百亿元的文泰高速,被称为浙江的“天路”。于浙江而言,这条路意味着陆域最后一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城泰顺,连上了浙江高速路网;于当地百姓而言,这是藏于深山的县城,城门渐开,期盼多年的“高速梦”终于成真。一条高速路,是一个省关于缩小城乡差距的步伐和决心。在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二场集体采访活动中,浙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老百姓来说,城乡最大的差距是交通、教育、医疗等等差距。浙江的做法就是,针对百姓的急难愁盼,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项一项为民办实事。比如交通,全力以赴做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交。”从上世纪90年代初建设杭甬高速公路起步,浙江编织高速交通大网的脚步从未停歇。一条条高速公路,是撕开重重大山的口子,搭载沿途百姓驶上幸福快车道。△如世外桃源的筱村公社1】农产品一天送温州两趟,村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从山路,到省道,再到高速公路,泰顺县罗阳镇汤洋村的村民沈光青,见证着一个村庄的交通蝶变。“以前村民外出靠一条村道,6公里的机耕路通往泰顺县城,去温州起码要十几个小时。”汤洋村是罗阳镇鹤联村月山下自然村下的一个小村庄,和城市的距离,随着交通的发展被一步步压缩:上世纪九十年代省道开通,到温州的时间是六七个小时;新省道修建后,缩短到3个多小时;尤其年12月文泰高速开通后,汤洋村成了泰顺高速的出入口,到温州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时间都花在路上”的无奈,很快成为被甩在身后的历史。这条连接城市的高速通道,是村庄几代人的期盼。沈光青清楚地记得,文泰高速建设测量时,正值七八月份,天气酷热。村里不少老人、妇女,自发煮好凉茶,给工人们消暑解渴。困于大山的他们知道,交通能改变的,不只是出行的时间。“高速一开通,家庭农场都多了好几个,以前山里的猕猴桃、杨梅,也就自己吃吃,吃不完只能送亲戚、泡酒,现在根本不愁卖。”沈光青的另一个身份,是月山下经济合作社社长,他介绍,村里5个家庭农场,一到节假日,来吃农家菜、水果采摘的游客,都开着小车,沿着高速公路而来。路近了,时间少了,来收购农产品的批发商多了。“去年有温州的批发商来收购,前后20多天,每天来拉两趟农产品,这在以前不敢想。”农产品不愁卖,村民种植的热情也高了,短短两年,杨梅、梨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了五六百亩。村民的腰包鼓了,在汤洋村都是实打实的例子。沈光青扳着指头数了数,在开通高速前,村里只有9辆小轿车,现在至少有26辆。交通的便捷,也带动了更多村民的回归,“还有人想在村里开民宿,村庄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游客来筱村公社体验采摘2】从一两百人到上千人,一条高速将游客辐射到长三角出了文泰高速筱村收费站,开车不到十分钟,便可抵达“筱村公社”,这里如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是城里人向往的诗和远方。项目负责人龚晓武,是土生土长的泰顺人。年,这个农旅项目在筱村镇坳头村开门营业时,日均流量只有一两百人。“来的客人,大多是本县的,或者就近县市。”筱村公社坐落在筱村镇坳头村的山水之间,如一处世外桃源,待人发现。交通能给一个村庄带来什么变化?龚晓武太清楚不过。在没有高速公路前,从筱村镇去温州办事,要想一天来回,得计算好时间。“单程3小时,万一上午赶不上,要等到下午,一天来回就很紧张。哪怕去泰顺,也要一个小时。去杭州单程就要9个多小时。”没有便捷的交通,再好的农家菜和水果,也等不来远道的客人。筱村公社的选址,除了乡愁情结和自然风光,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交通。按照规划,文泰高速公路在筱村就有一个出入口。梦想在年12月22日,随着文泰高速的通车而成真。“高速开通之后,客源范围明显扩大了。”龚晓武发现,除了温州主流客源外,杭州、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客人也慕名而来,“杭州自驾来4个多小时,很方便。今年最远的客人来自四川,就是自驾车沿着高速一路开过来的。”△有了高速公路后,筱村公社客流量明显增加。高速公路,为筱村公社带来了日均多人的客流,今年国庆节日均更是达到上千人。“有来观光的,有来体验农事的,还有来品农家菜、住民宿的。”因为交通方便,筱村公社还接待了很多团建、会务业务。更让龚晓武欣慰的,是那些在温州、杭州上班的亲朋好友。“以前他们一年回不了老家几趟,假期短,路上太耗时间。”如今,在老家见到这些朋友的机会多了,“每逢节假日,很多人都选择回来看看,沉寂多年的老家又热闹了起来。”归乡的游子、观光的游客,也拉动了村民的收入。“我们这里黄桃、蓝莓很出名,现在推出农副产品的伴手礼,很受客户喜欢。”龚晓武介绍,公社就有农副产品销售中心,统一包装后,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高速公路,成为了打开百姓幸福之门的“金钥匙”,打开门,通向的是共同富裕。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