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灾情面前,人人命运相连,应共济时艰
陈能雄/文
在泰顺发展史上,有许多与疾病饥荒抗争的故事,涌现出许多扶危济困的人物。人们在一次次抗灾救荒中相携并进,闪现着仁爱互助的人性光辉,积累着应对灾难的经验。灾患有时会把人们打得支离破碎,也会让人们汇聚起众志成城的力量。其间,人与人之间同命相连,在灾患中以何种角色出现,是逃避退缩,是趁机谋利,还是勇敢抗争、慷慨济世,值得人们深思。
廊桥
有时灾区与非受灾区命运相连
南宋嘉定年间,泰顺库村进士吴驲任湖南安乡县令。安乡土地贫瘠,百姓嗷嗷待哺。吴驲殷勤劝民耕种,农田连续获得三次大丰收,他略感欣慰。此时,湖南多地爆发蝗灾,蝗虫遮天蔽日,肆虐庄稼。兴许是蝗虫体恤吴驲的怜民之心,居然没有飞入安乡境内。
受灾的各州县官民紧急投入到捕蝗行动中,有人暗劝吴驲向上呈报说安乡也受到蝗虫之害,吴驲光明磊落,不弄虚作假,据实上报。蝗虫没光顾是幸事,然而,安乡百姓却不能安然无忧。后来,大帅发布“救荒令”,让未受蝗害的州县筹集救灾粮食,安乡县也在此列。安乡百姓刚解决温饱,又要向他们征粮,吴驲心有不忍。好在百姓体恤他的苦衷,捐出余粮,输秫三千斛接济邻县饥民。
吴驲由此领悟到一个道理:“蝗之为害,非不入之足恃也。”蝗虫之害并不是看它有无入境,虽然蝗虫没有吃安乡的庄稼,但百姓们为灾区输送粮食,也相当于是为蝗虫买单。吴驲希望能早日除去蝗害,作了一首《息蝗歌》:
……连年湖右蝗蔽空,方虞飞集成灾凶。我则怜民蝗怜我,不伤我稼崇如墉。制辕下令捕蝗急,沿湖守宰危岌岌。安乡民欲以蝗闻,我则自陈蝗不入。岂虞指视手与目,饰以虚伪徒滋辱。区区瘠壤获几何,终教输秫三千斛。我民怜我倾乃积,伤哉蝗乎食人食。愿祝蝗尽化为鱼与虾……
吴驲愿这些蝗虫都化为鱼虾,一解灾情。在这次输粮过程中,他积聚了一些抗灾经验,后来他调任昭州知州,带领当地百姓除蝗害、兴农业。
当人们亲眼目睹那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时,会有一种外敌入侵的感觉。人活在这世上同呼吸共命运,有时候受灾区与非受灾区百姓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倘若今日安乡等县不施以援手,或许有一天灾区流民会涌进来;倘或不参与捕蝗抗灾,说不定哪天蝗虫糟蹋完邻县庄稼后会飞集而来。
在灾情面前,大家应相携互助,共济时艰。比吴驲早数十年的泰顺人蔡宾臣就深谙此理。南宋绍兴年间,担任海宁尉的蔡宾臣遇当地饥荒,上面的赈粮不能及时拨下来,就派几艘海船到老家运粮救济。那一船船粮食可是他的私家粮食啊,这世上为民请命的清官不少,但倾尽家财为国为民排忧解难的官员并不多,他把众生之苦视为自己之苦,方有同舟共济之心。
历史上泰顺与邻县互相接济
泰顺,在历史上多次与邻县互相运米接济。泰顺山多田少,清代泰顺知县朱国源称:“此邦之田,岁收一稔,偶遇水旱,即县磬兴嗟。”一年庄稼只收成一次,还得是风调雨顺的年景。那时泰顺人极少外出经商,又几乎没人从事种桑养蚕等副业,收入渠道单一,若是遇到水灾、旱灾,百姓就有忍饥受穷之虞。
清顺治十七年()、十八年(),泰顺连续两年荒歉,百姓到庆元等县运粮;乾隆四十八年(),本地大饥荒,有些富人到福鼎桐山把台湾产的大米和番薯米运回来,接济灾民……邻县遇到自然灾害时,也会来泰顺采运粮食,如顺治二年(),永嘉、乐清、瑞安、平阳等县出现饥荒,他们运鱼盐至泰顺等县交换大米。
有几年年景不好,温州多县出现饥荒,只能通过海船到外面运米。乾隆十六年()夏天,泰顺大旱,是年乐清也出现饥荒,当时泰顺知县杨人杰被委派到乐清协助赈灾,两月后才回到县衙。他急忙勘定泰顺灾情上报,为此他心有愧疚,写了一首《勘灾》诗:
泰顺浙遥邑,灾祲报最迟。
非因玩民瘼,缘为赈邻饥。
炎暑骄阳烈,新秋湛露晞。
君恩知不远,锡赍遍穷黎。
泰顺灾情报得最迟,并不是杨人杰玩视民瘼,而是他因赈济邻县之事耽误了。所幸,灾情上报后,外面的大米很快海运至温州。次年正月,杨人杰亲往温州接运赈米,运回泰顺发放给灾民。
瘟疫或者饥荒严重的年份里,会产生大量的流民。如明嘉靖二十四年(),邻县饥荒,众多百姓流入泰顺就食谋生;清光绪四年(),泰顺稻米番薯歉收,有一百多名饥民无力耕作,饥饿难耐,请求县衙发放护牌,准许出外觅食。
越是非常时期,越能看出人情冷暖,以及县与县之间的情谊。清康熙某年,平阳大饥荒,大批饥民涌入泰顺求食。仕阳早阳人林国仪虽然不是巨富,但心地仁慈,仗义疏财,他毅然打开自家粮仓,任凭饥民挑选粮食。如此连续赈济三日,直至粮仓罄尽为止。
林国仪匾额
在灾年稳定物价,平粜谷物
自然灾害常在猝不及防间降临,有几年,饥荒伴随着瘟疫,泰顺百姓苦难重重,吃柿叶、观音泥(泥产山洞中,细如面粉)充饥,山中的竹米也成了难得的食物。为了解决灾年食物紧缺的问题,官府动员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抗灾。如顺治八年(),泰顺知县王煌设法劝说富民施粥,很多富人响应号召,纷纷煮粥济民。
也有一些善人自发加入到救济队伍中,如顺治戊子年()、己丑年(),泰顺莒江人夏简在罄尽家中粮食,煮粥赈济饥民,还赠送大米给饥民度日,活人无数。
药品食物紧缺之时,物价飞涨。古时的常平仓制度在备荒救荒、稳定米价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即在丰年粮价低廉时,官府提高价格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在荒年米价昂贵时,官府以低价出售仓粮,防止谷贵伤民。常平仓的作用,除了平稳粮价之外,必要时还会出借谷物给农民作为种籽口粮。
在泰顺历史上,常平仓也发挥了赈灾救荒的作用。如嘉庆己卯年(),泰顺市面缺米,罗阳人刘开仪请求官府开常平仓借谷给平民;光绪三年(),泰顺饥荒,尽管有海运米运至县内,还是难以控制水涨船高的米价,县官只好开常平仓谷物三千余石,碾成大米出粜。
然而,常平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些官员怕担责任,不敢擅自开仓。历史上,曾有泰顺官员为请求开仓而献身。清代泰顺三都左窟人方天葆在云南为官之时,遇旱灾饥荒,数次向上级申请开常平仓,遭到拒绝。饥民群起哗然,似有激成民变之势。
方天葆好言劝慰父老们先回家,允诺会争取到粮食。之后,方天葆再次力陈开仓,再遭驳斥,他觉得有负百姓之托,在郡寓中上吊自杀。他舍身为民的义举终于感动了上级官员,同意开仓放粮,众多饥民获救。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有些开明仁厚的富人在荒年里发挥着与“常平仓”一样的作用。清嘉庆十四年()、十五年(),泰顺连年荒歉,很多家庭已经断粮,生活苦不堪言,而某些富人趁机哄抬米价,这对贫苦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泰顺戬州国子监生吴世荫痛斥这些发“国难财”的富人:“天灾至此,尚计利耶?”他把家中积粮全部以平价卖给平民,仓粮售罄后,考虑到某些平民无米度日,就发散一些钱财,让他们到平阳、瑞安等县购粮。
济民即是安民维稳
常言道“仓廪实而知礼节”,人在缺衣少食时就容易疏忽礼节。清代泰顺秀涧名士周恩煦在淮扬道署之时,见多起抢劫案金额不满万钱,盗贼也非凶恶之人。原来当时徐淮海一带大饥荒,有些人“无从得食,遂相率抢夺而不知已陷死地”。饥饿是件恐怖的事情,它会逼迫一些人铤而走险,甚至引发民变。方天葆会力争开仓赈济,是救荒,也是为了安抚民心。
道光某年,泰顺农田歉收,百姓闹饥荒,多地出现抢掠粮食财物之事。某村数百饥民饿得实在没办法了,就外出抢掠,途经仕阳溪东村。仕阳富豪林一诚带领村民老早就守候在仕水边上,把饥民截留下来,领至家中,好饭好菜招待他们吃饱。林一诚等人晓以福祸利害,耐心劝导他们停止抢掠,留下赃物归还原主。
道光壬辰年(),新知县周时翥到任,他雷厉风行,彻查闹事之人,多人受到严惩。这个村的数百饥民因及时退还赃物,没有被追究,得以平安无事。这归功于林一诚等人救济与劝解,不仅避免了溪东村遭抢的厄运,也让许多饥民悬崖勒马,且维护了社会安定,这份功德利己利人。林一诚与弟弟林兆雷济世为怀,长期施药,在多次灾情中接济乡民。
人生于世,求学工作、经商营谋都需要一个安稳康泰的环境。有些天灾人祸看似离自己很遥远,实则悄然影响着众人生活。正如瘟疫不及时防控,会迅速蔓延,灾情面前又怎能置身事外呢?只有众志成城,一起攻坚克难,才能消弭灾患,同享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