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位曾经被遗忘的将军陈步云 [复制链接]

1#

点上面“义门陈氏家族”加入陈氏大家庭!

刘伯温是文成县南田人的事实,现已为世人所广泛接受。68年以来,刘伯温“属文”还是“属青”的争论,虽时有发生,但已不再重要,如今两县的文人们在写他的籍贯时,都会在文成后面加括号“原青田县”,或在青田后面加括号“今文成县”了。不怪,68年以前,还没有文成县呢。

刘伯温是幸运的。他死后多年来,青田人、文成人一直都在怀念他、祭祀他,尊他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与张良、诸葛亮平起平坐。甚至,用他来打品牌,为当今的社会发展作贡献。

本文的主人翁陈步云将*(官衔正二品,与刘伯温相同)就没有刘伯温那么幸运。虽然,他出身文成并在文成长大,但是,除了公阳有极少数人知道他的一些模糊信息以外,整个文成几乎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了,更谈不上像刘伯温那样受到人们的怀念、祭祀、打他的品牌了。

往事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

乾隆五十九年(),安南(今越南)夷寇流窜我东南沿海,劫夺商船,杀人越货,占据海岛,残害渔民,同时英夷的鸦片走私活动也十分猖獗,中国东南万里海疆已到岌岌可危的边缘。陈步云怀着一腔报国热血,毅然投效到浙江水师瑞安左营,当了一名守兵。时年,他21岁。

陈步云投师以后,勤学苦练,英勇善战,在随副将捕盗和查禁鸦片走私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很快由士兵晋升左营把总,温州、*岩、漳州千总。他深谙海战,身先士卒,每遇敌寇总是甘冒矢石,冲锋在前,平时又善抚下属,部下都愿为其效命。十几年来斩获贼寇及船械无数,因而扬威海疆,深得上司倚重。

自乾隆三年福建海盗李光头引越夷艇匪骚扰闽浙粤以来,东南沿海海盗主要分为两帮,在浙江的叫凤尾帮,在福建的叫水澳帮。三省水师虽想尽办法围捕,大小战斗几十次,但收效甚微。特别是嘉庆十二年(),安南夷匪与凤尾帮的蔡芊、朱濆等海盗相互勾结,再次扰乱浙闽海疆,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率师与其血战于黑水洋,不幸阵亡。清廷震撼。嘉庆十四年八月,陈步云随浙江水师提督邱良功和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绿,联合率舟师追剿这股顽敌,敌我双方再一次激战于黑水洋。

其时,敌人参战的都是大船,炮火猛烈,而清*仅是小型快梭船,虽然快捷便利,但与敌之大船相比却处于劣势,很难进攻得手。步云机警,看到一条悬挂五色旗的巨艇,料定必是敌指挥船,马上禀告邱良功说“擒贼先擒王,只要攻下此艇,定能挫敌锐气!”邱依言,令他率40人分4条快艇攻打上去,但敌船居高临下,箭矢如蝗,炮弹横飞,根本无法靠近。他急中生智,令士兵急燃火器罐投掷敌船,趁敌船一时慌乱之机,用长戟沟住船舷,飞身跃上敌船。他一上船就被众敌所围,但毫无惧色,一阵猛砍猛杀,拼命与敌肉搏。此时,其他士兵也纷纷登船,一齐冲杀过来。敌人见步云如此勇猛,又见船艇焚烧很快沉没,吓得纷纷跳海逃命,死伤无数。

黑水洋之战,是清廷围剿东南沿海海盗最著名的一次战斗,敌我双方投入的兵力几近上万(敌方多人),战舰各几百条(敌方多条)。步云勇武,击沉酋船,蔡芊和二妻一子跳海自杀,擒杀其属陈盼、刘水等大小将领多人,使凤尾帮和越夷流寇元气大伤,剩下的残部哪敢恋战,都往安南方向远遁而去。

这一战,陈步云全身三十四处受伤,夺得首功,钦赐银牌一面和玉扳指一个,拔补温标左营千总。嘉庆十五年又钦赐大银牌一面。十八年升温标中营守备。

这一战,也使陈步云在*中的名声大振,更加得到上司和朝廷的器重,从此,一路得奖加功,升迁晋职,还五次被皇上召见。第一次是嘉庆二十一年六月初一日在圆明园;第二次是嘉庆二十四年六月廿九日在乾清宫;第三次是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九在乾清宫;第四次是道光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在养心殿;第五次是道光十年()四月二十日,以福建闽安协副将身份,在圆明园受到宣宗皇帝接见,问“你就是当年随邱、王二提督出征,击沉蔡芊之船的陈步云吗?”垂询战功,听了步云的对海防御、作战经过之后,对他倍加赞赏,接见后不到两月即降旨擢升为定海总兵。

陈步云在任定海总兵前后,舟山一带有不少岛屿被海盗所据,特别是洋船鸦片走私更为猖獗。他首先召集当地文武官员商定清剿计划,并亲自带领守备葛云飞、千总林昌进、朱昌炽等水师武官,分邦巡逻,频频出击。历时4年的连续清剿,基本肃清了浙东海患。

陈步云不但是以勇武著称的水师将才,而且还是一位谋略深邃的*事战略家。他在任定海总兵时期,正值鸦片战争前夕,见外国鸦片走私夷船,频繁出入我舟山海域,行动诡异,居心叵测。他百倍警惕,马上增设炮台,加固海防,日夜巡查,严阵以待。道光十四年(),在他调离温州到广东琼州(现海南岛)任总兵前,向清廷呈上《定海永安策》和《衢山议》(见《清史稿》)两份关于浙东海防策议的奏折。

在《定海永安策》中,他充分阐述了舟山在国防上的战略地位,必须布设重兵,严加防守,以对付敌夷的觊觎。指出“定海孤邑,砥柱东海,统浙远近岛屿重地也,亦危地也。东控日本三韩,北抵海泗登莱蓟辽(山东半岛、渤海湾一带),南达温台闽粤……亦当固守,守一舟山,宁绍温台安,则苏松镇江亦安;不守舟山而宁绍温台不安,苏松镇江亦不安,两浙(唐朝开始钱塘江以南称浙东,钱塘江以北称浙西)亦不安。”可惜,由于清廷腐败无能,未能采纳他的建议。数年后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殖民者首先攻陷的就是定海,足见陈步云战略家的长远眼光和先见之明。

《衢山议》,是陈步云向清廷提出富有改革性的开放海禁巩固国防的建议和对策。文章以衢山岛和岱山岛为例,指出自清初为防止反清势力而实行海禁以来,令沿海居民内迁,导致海岛荒芜,让匪夷有机可乘的弊端。建议在*响不足,不能增兵的情况下,莫若开放海禁,让内地居民到海岛开荒耕种居住。同时办团练、训壮丁,实行官民相亲、*民联防,以固定海防守之策。但,与定海永安策一样,衢山议也没有得到清*府的采纳。

陈步云于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九从定海调温州兼护理*岩总兵;道光十四年调任广东琼州总兵;十五年二月调福宁镇任总兵;六月初二调金门镇总兵;十六年调福宁镇,二月调海坦镇总兵,十二月复调福宁镇。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日,因左足伤发,奉旨开缺回籍调理。这一年,他67岁。

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进犯浙江,攻陷定海,将*闻讯后十分痛心,次年又传来昔日同僚葛云飞(年8月17日在著名的定海保卫战中壮烈牺牲,时任定海总兵)殉国的消息,悲愤交加,立即在邑人中首先倡捐,各殷商纷纷慷慨解囊,将募捐之款用作定海修建城防,及抚恤死难将士家属。

陈步云,道光十五年(),诰授武显将*。道光三十年卒,享年78岁。

我在公阳工作期间,曾经听陈氏族人说起过这位将*。那时仅听听而已,没去作进一步的了解。最近,偶尔心血来潮,想探一探这位已故多年的传奇将*。这一探,不但使我平添了许多疑问,而且还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

首先,我翻遍文成所有的史籍资料,都找不到关于陈步云将*的只言片语,好像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个人!一位大名鼎鼎的将*,文成编辑出版的那么多期史书里,是不应该没有记载的,但,确实没有。难道是被文成的历史给遗忘了?直到最近翻阅年3月出版的《文成乡镇志》,才在第十一章人物简介里发现了陈步云的名字。据说是近年收集到的信息,虽然内容不多,但总算有记载了。

陈步云原来是一位曾经被遗忘的将*。

相反,在瑞安、温州、宁波、定海、福建等地的报刊、网页上,却能轻而易举地寻找到不少有关陈步云将*的报道文章。甚至,在宁波舟山市还建起了陈步云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令我吃惊的是,所有的文章都说陈步云是瑞安市城东清泉乡筼筜村(今安阳新区)人,还有报道称,将*世居瑞安!

这就奇怪了。陈步云将*明明是文成县公阳人,怎么会变成瑞安人了?

说奇怪并不奇怪,陈步云时代,公阳属瑞安县嘉屿乡管辖,称他是瑞安人也是名正言顺。

说不奇怪也奇怪,文成置县(民国三十五年)已68年,到如今将*还在用瑞安身份证,难道是当年文成没有把陈将*接收过来?

会不会又是一个新版“刘伯温之争”?

这许多的疑问和惊奇,激起我要把这个将*的身份探个明白不可的浓厚兴趣。也是想让将*能早日重新换本文成身份证,“叶落归根,*归故里。”

第一站,首先应该到公阳,第二站,去筼筜,第三站……

上岳头村位于公阳紫华山山脚,村名因紫华山形状象鹤头而得名。民国以前,这个村都叫象鹤头村(公阳方言,“上”与“象”,“岳”与“鹤”读音相同。久之,“象鹤头”就叫成现在的“上岳头”了)。这个村里有陈步云将*的族人。

说明来意,族人陈老伯带我去了陈氏大宗祠。大宗祠建于年。木结构建筑,四合院式。正堂七间,与正堂正对的是戏台,两边是附属房,中间是天井。

在陈氏祠堂里,我见到了一张保存较好的陈步云将*容图、一份《步云公传略》和两块匾。

传略介绍:“陈步云(-),字世镳,号锦堂。原籍公阳象鹤头村人,年弱冠,以箭技入瑞安营左标守兵。清嘉庆十二年(),任温州镇标左营把总,后,复领温标中营,镇海营守备,*岩左营、定海左营、外海水师游击等职。道光二年(),署玉环营参将。继任乍浦、镇海营外海水师及温州、*岩等营参将。于道光十年补授福建闽安协副将,旋以*功(平剿海盗)擢定海总兵。十五年,诰授武显将*。历官广东琼州、浙江温州水师、海坦、福建福宁、金门等镇总兵。因*务奔波,足疾不治,于道光十九年()乞归。二十三年建第,家居瑞安。”

传略虽略,但陈步云从士兵到将*的经历,四十多年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英勇事迹,都已大体传记了下来。从传略中“原籍公阳象鹤头村人”这句话的字面分析,可以推断陈步云本人就是公阳象鹤头村人,比较符合常理。不然应该写“陈步云父辈或祖辈、祖上原籍公阳象鹤头村人”的可能性较大。

两块匾大小相当,一新一旧。新的那块是年(乙亥年)冬月,由陈步云将*的裔孙陈挺拔所提:“杰士雄风”四个红漆字,挂在正堂神橱(摆香案或祭祀品的地方)前方右侧的横梁上。旧的那快匾挂在正堂神橱前面的正上方,字迹有些模糊,但依稀还能辩别。匾的正中央是“绳祖武”三个黑体漆字;左边题:“峕(读shí,是“时”字的讹字),道光二十九年岁次己酉仲春吉旦”,右边落款:“诰赠武显将*历任七镇统辖水陆功加一等加五级都督总兵裔孙步云立。”

公阳陈步云故居图(象鹤头村古庄图)

瑞安陈步云故居

这块老匾系陈步云将*于年二月,为祖宗祠堂所立。是否其手书,不明。匾中的“绳”字让我想了好几天都想不明白。“上网查查吧”,女儿提醒我。一查,原来出自诗经《雅》: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即能够继承祖先功业的意思。

此外,据我所查,清朝水师,没有都督这个官职,只有提督(从一品),统领一省或两省水、陆兵马,下设镇、协、营、汛四级。当时我国的广东水师、浙江水师、福建水师就相当于现在的南海、东海舰队一样,最高长官(水陆提督)相当于现在的舰队司令员。镇总兵为正二品官职。落款中的“加一等加五级都督”何意?不明。

查《陈氏族谱》。上岳头陈姓始祖博(行辈)约公,字祖纯,郡庠生,于明洪武二年()从平阳坑卓岙徙居嘉屿乡之郭公阳象鹤头村,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传31代。子孙繁衍,已成当地望族。后世子孙或移居公阳下垟、金加堂、大峃岚岩或
  迁居泰顺、平阳、瑞安等地。但他们的根在公阳,谱碟在公阳。

陈振义老伯是陈姓第27世孙,今年70多岁。他介绍,他和他父亲都是《陈氏族谱》的倡编者和保管员,已经多年了。族谱有几十册,有新编的,也有很早以前编的(很多已破损,辨认困难),存满三大箱。最近五次编修的时间分别是7年、年、年、年和年。

在我所见过的族谱中,这里的族谱算是最规范、最完整、最详细的。比如:族谱里配有某某公、某某官的画像图、某某公墓葬地型图等。但想要在几十册族谱里找到陈步云的名字,也不是件容易的活。因为陈步云去世已多年,又不知道他那一房有没有搬走,单凭“陈步云”(有可能是他的字、也有可能是他的号、还有可能他那时还没有上谱)三个字去找,无疑是大海捞针,所以,第一次去查了半天是无功而返。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去之前,我事先就做了充分准备,把平时收集到的和网上查到的有关陈步云的信息全部记在本子里带上,又把所有族谱进行了分类,斩头去尾,专挑陈步云时期上下年期间的族谱来翻阅。这就缩小了范围,省时省力多了。

在陈老伯的帮助下,果然没翻几本,就在一本年编修的族谱里,首先找到陈步云曾祖父的名字——陈顺卿!再顺着往下找,他曾祖父、祖父、父亲、儿子、孙子都一一找到。又查看年编修的那本,除了陈步云孙子还没上谱以外,其他人的资料都有,而且比年编修的族谱,记载更为详细、全面。两本族谱结合,抄摘如下:

陈步云(系公阳上岳头陈氏第22代孙),字锡(世)镳,行溥,名步云,别号锦堂,生于乾隆癸巳()年十一月十七日亥时,(卒于道光三十年?月?日没记载)。官总镇,诰授武显将*。夫人余氏,诰授夫人。接下去是几十页记载与他有关的朝廷制作的诏书、《序》、遗作《定海永安策和》、《衢山议》、《锦堂自订年谱》等内容。

曾祖父孔懋,邑痒生(府州县学生员),榜名顺卿,字乐圣,号晦庵,行嵩。诰封(明清朝廷对官员及其先代的曾祖父、祖父、父、妻室等赠予爵位名号时,五品以上使用诰封、诰赠、诰授,六至九品使用敕封、敕赠、敕授。无职、无权、无奉绿。下同。)武显将*,生于明崇祯甲戊年()七月初五日卯时,卒于康熙壬辰()年三月初二日巳时。妣池氏诰封夫人。

祖父元吉,榜名士品,国学生(即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学生),字迪生,行渊。貤(读yí。通“移”。转移,转赠。下同。)赠武显将*。生于康熙?年四月廿一日子时,卒于?年六月十三日丑时。妣钱氏貤赠夫人。

父亲国柱,字公直,号慎斋,业儒,行泉。貤赠武显将*,生于乾隆丙寅()年闰三月初九日巳时,卒于乾隆乙巳()年五月十三日辰时。妣木氏,貤赠夫人。

大儿子兆凤,字金郎;二儿子兆麟,太学生,国子监典簿(正七品或从七品),字禹莲,号玉井,又名福郎。三儿子兆熊,字长绿;四儿子兆鲤,字长寿。孙,名邦幙,字保隆,县学生员。

又查,所有族谱里都没有发现陈步云直系一房里有人搬迁到瑞安的记载。但查到陈步云曾祖父孔懋公有一堂兄(隔四代),名孔元,早年迁居瑞安城东的记载。据说,这房后世子孙繁盛,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公阳分出自修族谱(谱头在公阳)。所以,在上岳头年编修的陈氏族谱里,没有陈步云一房的记录,可能是与城东房合谱了。

至此,将*是文成人,还是瑞安人的身份就可以确定了。

陈步云,从文成走出去的一位水师将*!

公阳之行,收获颇丰。我不但找到了将*文成“身份证”的最关键证据,而且还发现了陈步云故居构建图、陈氏新老祠堂、“匾”、几十篇“步云”时期,各地文武官员、同僚、社会贤达,为他和他母亲木太夫人祝寿所写的贺《序》,以及修编族谱和修建祠堂所写的赠《序》等。写赠《序》的有时任浙江水陆提督戴雄;进仕出生御前侍卫温州玉环参将戴恩;时任宁波知府吕子班等。相信,这些《序》文的发现,对研究清朝中期东南沿海水师、历史人文,一定会有很大的价值。

此外,公阳的陈氏族人,一直都没有忘记将*,并以有将*为荣为傲。多年来,他们把将*为祖宗祠堂所立的“绳祖武”匾、将*故居的老门台、族谱(包括“序”)等遗物,当宝贝一样保护起来,选专人看护。特别是对“绳祖武”匾和老门台的保护,族人们就想尽了一切办法,经历非凡: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为了保护“绳祖武”匾,有一位族人冒着被批斗的危险,悄悄把他拿回家藏起来,保存了十几年。

——村里几次道路改造想把老门台拆掉,但在族人的保护下硬是保存了下来。6年,在建造康庄公路要通过上级验收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只是原封不动地将老门台往边上移了一点。

老门台与上岳头庄同龄(推算有多年历史)。当时的上岳头庄(见族谱配图)平面为长方形,依山面水而建,四周筑围墙。庄内建筑布局精致,规模气势宏伟,雕梁画栋,实属罕见。据说村庄毁于火灾,只留下门台。

现在的老门台,是陈氏族人茶余饭后聊天、夏天纳凉和小孩嬉戏玩耍的地方,也是陈步云将*的历史见证者!

在公阳,还依稀流传着将*青少年时期的许多故事——

他,小时候很调皮,七八岁了,还要大人背着,不肯下地走路。

他,虽出生书香门第,但不喜欢读书,却喜欢踢腿打拳,儿时的伙伴怕他的“巴掌”,敬而躲之。

他,身材魁武,饭量很大,一人能吃几人的饭,力大无穷,有一次挑柴把“冲杠”(公阳方言,毛竹做的,两头尖)都挑断了。

他,学过经商,但不善于经商,不是经商的料……

瑞安,是陈步云将*的第二故乡。瑞安,旧名罗阳、安阳、安固、瑞安等。现在文成县的大峃、玉壶、峃口,明清时期属瑞安县嘉屿乡(见明嘉靖瑞安县*区析置)管辖,直到民国三十五年(年)文成建县才从瑞安析出。

据说,原瑞安清泉乡筼筜村(现安阳新区),是陈步云母亲木太夫人的娘家,小时候母亲经常带他到外婆家玩。七岁父亲病故以后,母亲送他到县城上学,也住在舅舅家。此外据锦堂《自序年谱》里有木太夫人说“为生吾无计所出乃迁居城内依尔舅氏”的记载,与瑞安县志里记载的陈步云“清泉乡筼筜村人”、相关报道“家居瑞安”,都基本能对的上号。但说他“世居瑞安”就明显错误了。

将*年告老回乡,于年用告老的钱在瑞安城西(现浦后街48号)建起了府邸,取名“二思堂”。并亲自书匾“前思尽忠,后思补过”挂于主屋正堂。这句话原意出自《左传》:“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其实这就是陈步云一生的真实写照,并以此勉励自己。

为国家尽忠,抗击越夷,舍死忘生,热心公益,倡捐建造瑞安筼筜桥、聚星书院(现瑞安莘塍中心小学前身,年10月,由陈步云倡捐,历时7年建成,年,时瑞安知县刘礼章特撰《陈锦堂(步云)倡建聚星书院碑文》,此碑现镶嵌在南幢教学楼一楼的墙壁上),致仕回乡后,退居小巷,不奢靡,不张扬,也许二思堂“二思”两字的真正涵义也就在于此。

陈步云“二思堂”故居,坐北朝南,是一座由门台、正门、左右厢楼组成的三合院建筑,呈“八”字型,砖混结构,二柱三楼落翼仿木牌楼式。岁月悠悠,残缺的屋脊、瓦背和檐口已长满了黑色的青苔,瓦垅中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也在悄悄生长。花岗岩门楣上堆塑的花卉、人物图案,斑斑驳驳,若隐若现;砖砌大门上的石灰也在一片片慢慢脱落。

穿过门台进入院内,是一座7开间、进深6间、穿斗式梁架,两层廊檐楼房的主楼。屋顶做成落翼硬山顶,脊吻和檐口的筒瓦、勾头已残缺不全。主楼的上下层都设有内廊,与左右厢房形成回廊,廊顶做成卷棚轩。柱头明木构件略施雕琢,整体建筑显得朴素而简洁,与一般宅院民居并无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体现在建筑工艺上,比如主屋明间厅堂的地面铺设,采用的是一种将砖料经水磨加工后铺设的做法,使地面平整,光洁美观。

左右厢房建筑形式与主楼相近,略显不同的是厢房的山墙做成镬(huò)耳风火墙,显得更为气势而有古韵。厢房的柱头装饰也很有特色,置垂花柱,柱上三面出挑丁字拱,拱斗置牛腿状斜拱,承托檐口的重量,这种斗拱形式已很少看到。

据故居里的老人们说,原来院前有一照壁,照壁后面是一个大花园,花园里种有各种花木。晚年的将*有时在家里会会客,有时去花园里浇浇花草,精神好的时候也到花园里,伸伸腿打打拳,试图找回当年的神勇。后因脚伤行走不便,不能久立,就坐在简易的轮椅上,让儿孙们推到花园来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与儿孙们一同嬉戏玩耍,享受天伦之乐。

陈步云出身书香门第,虽读书不多,但也精通文墨、善书法。从他手写的“二思堂”、“前思尽忠,后思补过”、“绳祖武”、《定海永安策》和《衢山议》(这两份策议都有他儿子福郎的手抄稿存于公阳),就可窥其文化功底非同一般。晚年还编写《锦堂自订年谱》(道光二十五年刻本,现存温州市图书馆,公阳有其儿子福郎的手抄稿),同时还附有他在琼州任职时所写的《琼岛风情录》。此书不仅对美丽的海南岛人文地理、自然风光进行描写,而且对黎族习俗、男女纹身、筑居树楼、婚嫁服饰、黎民能歌善舞等都作了详细的描述。

——本文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文成乡镇志》、《瑞安县志》、《温州市志》、公阳《陈氏族谱》,瑞安、温州、定海、舟山、宁波、福建等相关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