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这位泰顺人被百姓尊称为董父,张阁老赞
TUhjnbcbe - 2024/12/17 19:02:00
这位泰顺人被百姓尊称为“董父”,张阁老赞他“自堪不朽”陈能雄/文万罗山立于泰顺罗阳城中,包罗万象,从泰顺建县开始,它的名字就与县衙联系在一起。万罗山形如官印,又名“印山”,在明清时期,它是老县衙前案上的一枚“印章”。这里的树枝悬挂过农民的“饭箩”,这里的场地流淌过傅烈姬的鲜血……山顶的万罗山亭几度兴废,在道光年间遭遇过被知县强拆的命运。而山坡下有一座“县丞董公墓”历经五百多年风雨沧桑,一直被完好地保护着,这不仅因为古墓造型古朴典雅,还因墓主董鉴是位受人景仰的循吏。出生于“粮长”之家董鉴(--),字文明,号讷斋,泰顺县罗阳镇霞旸(今霞阳)人。他祖上家道殷实,几代人都为乡里的粮长。“粮长制”是明初朱元璋制定的一项税赋制度,在各州县分为若干个粮区,由粮长来负责征解税粮。董家人处事公道,且是乡里纳粮大户,自然被公推为“粮长”。粮长是个体面的差事,但有时也会成为家庭负担。董鉴的祖母青年丧偶,子女尚幼,她一个人既要操持家事,又要完成上面指派的任务,茫然无措间,只好托人代征税粮。不料所托非人,收到的税粮不到十分之一,有几次她只好变卖家产,垫付官粮。到董鉴的父亲董祖光长大成人时,家产已亏空不少,那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役还是轮到他家去做。董祖光正直磊落,常为乡邻排忧解难,地方上都称他为“霞旸居士”。他常要到乡间劝种农桑、督收田粮,这为董鉴将来担任县丞时如何妥善解决征税问题提供了经验。明正统年间,闽浙边界爆发农民起义,战火蔓延至罗阳城。幼时的董鉴,有一段时间跟随父母到山林中避乱。社会的动乱、粮长之家的遭遇,让年少的董鉴很早就体会到民间疾苦,对底层百姓怀有恻隐之心。泰顺学宫培养的首批人才之一后来,浙江布政使孙原贞平定叛乱,于明景泰三年()上书奏请设泰顺县。董鉴亲历了泰顺分疆立县的特殊时期,罗阳城百业俱兴,辟建县衙,疏通街市,城中日新月异,学宫就是在这个时候由泰顺首任知县郭显宗主持兴办的。董鉴自幼聪慧灵敏,好学不倦,尤其是记忆超群,经史子集过目成诵,一点即通。董祖光教子义方,重视培养董鉴的品德。明景泰五年(),他把董鉴送到溪平(坪)乡塾读书。这年五月十八日,是董鉴难以忘怀的一天。知县郭显宗到乡塾视察,见年少才高、博闻强记的董鉴对答如流,在众学童中卓荦不群,惊其为“神童”。当时,正好董祖光也在乡塾中,郭显宗对他称赞道:“警拔俊爽,他日亢董氏之宗者,其此子乎!”郭知县的“显宗”之名有显耀宗族的意思,以同义的“亢宗”之词称赞董鉴,是认为他将来能“光耀宗门”。他有意录取董鉴为增广生,董祖光觉得儿子年纪尚小,极力推辞。可是,郭显宗爱才心切,一定要招收这名学童。就这样,年方十一岁的董鉴成为泰顺学宫首批生员之一,与一些大人同堂读书。母亲怜惜他幼小,每天早上都送他到门外,千叮咛万嘱咐。而董鉴不因自己是学堂中的小弟,就顽皮贪玩,反而加倍努力学习。在学宫里,他结识了同期入学的林鍧(hōng)。林鍧和董鉴志趣相投,有着相似的人生追求,这让他们结成亲密挚友,后来还成为亲家。林鍧曾任漳州府知事,办事沉稳老练,因考绩优秀,两次受到朝廷嘉奖。当温文进作乱之时,原先打算辞官退养的他迎难而上,随军押运粮草。后因操劳过度,卒于任上。董鉴和林鍧等人代表着这批泰顺学子的精神风貌,他们紧跟罗阳城的建设步伐,与新泰顺一起成长。明天顺三年(),泰顺教谕熊相率领董鉴等人到温州府考试,董鉴成绩优异,补为廪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董鉴结识的文友越来越多,应酬费用繁多。天顺八年(),父亲和叔叔见他是可造之材,就与亲戚们商议,各自拨出部分田租用于长期供给董鉴的学杂费,全力支持他的学业。父兄师友们的栽培之恩,董鉴永感于心,这也是他后来会热衷于宗族公益事业的原因之一。尽管董鉴才华横溢,科举之路却不怎么顺畅。比如,明成化己亥年()、辛丑年(),董鉴为父守孝,错过两次充贡的好机会。直到明成化癸卯年(),四十岁的董鉴才考中岁贡生,入京都太学深造。泰顺儒学教谕全福为他饯行,临别赠言:“他日得效一职,当求无愧于古人,贫富弗计也,尊卑弗较也。不为势屈,不为利挫,务全大节而不恤小故。”董鉴铭记在心,这成了他以后的人生格言,为人做官不计得失,清正廉明,但求无愧于心。此时的他更加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有一次他与友人一同到都门观赏牡丹花,心生惜春之意。回到书斋后,他写了几句诗:“明朝风雨过,何处寻游迹。归来坐小斋,陶然酌芳醳。生年百岁难,英蕤共君惜。”芳华易逝,他与友人共惜共勉,同学共进!被浦城百姓尊称为“董父”明弘治丙辰年(),五十三岁的董鉴被朝廷任命为福建浦城县丞。虽然品级不高,但他非常珍视这个机会,从一开始就立志做个称职的好官,写了一首《浦城丞舍书怀》自励:朝廷命官意,虽卑各有执。讵以闲曹故,而遂旷厥职。…………碧水与丹山,岂徒供游息。敢嫌头难抬,政恐才莫塞。风流庶不坠,毋为江郎尽。他不因职务闲散就旷误职责,觉得自己要对得起俸禄,时常鞭策自己多做实事。浦城山水虽然秀美,但岂是供人随意游玩憩息的,还有很多公务等着他去处理,他唯恐事情做得不够多不够好,难以抬头见百姓。董鉴的性格就如他的名号“讷斋”一样,讷于言而敏于行,说得少做得多。时任浦城教谕的祝辅称他“应事接物,一以实心,而不尚粉饰”,他在任职期间踏实做事,没有大兴土木建造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一切以民生为要。地方上有土豪劣绅依仗权势霸占田产,他就亲入乡村明察暗访,调节纠纷,命豪强归还强占的土地。董鉴来浦城的第一年,就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些百姓未按时上缴赋税。差役下去催收时,一言不合就棍棒相加,知县打算把这些欠赋者绳之以法。出生于“粮长之家”的董鉴想到父辈们的窘境,更想到百姓们的困苦,极力劝阻知县的做法,他说:“当官以清心省事为本,以暴怒为戒。”董鉴亲自到村里家访,了解欠赋者情况,晓以利害,耐心劝说,想法设法为困难户解决生活难题。有些人确实家里揭不开锅,他就拿出自己的俸禄,先替他们垫上。很多人一看董大人如此诚恳,都纷纷响应号召,多年来积欠的税赋一时间就结清了。这是董鉴的仁德感化了民众,比粗暴执法要有效得多。也在同一年,浦城闹饥荒,百姓苦不堪言,董鉴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挑起赈灾的重任,四处奔走,发放粮食接济贫民。董鉴在浦城几年没有清闲过,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弘治戊午年(),浦城久旱无雨,田里的禾苗十有八九都枯萎了。董鉴不辞辛劳,亲自下乡,率领百姓一起抗旱。也许是感动了上天,天空下起了一场及时雨,解了浦城的旱情,农民们在这年秋天终获丰收。董鉴在一首写给浦城士民的诗中写道:“天怜常锡雨,人谅只称晴”,每逢干旱之时,他除了引水浇灌旱田之外,还斋戒沐浴,虔诚祷告,常能得上天垂怜,惠赐甘霖。而百姓也理解董大人心中的忧愁,他们不怨天尤人,面对着炎炎烈日打趣道:“这个天真是晴朗啊!”百姓感念董鉴的恩德,尊称他为“董父”,为他建造生祠,四时祭祀。都说地方官是父母官,这只是口头上尊称,能让百姓发自肺腑地称一声“董父”可不容易,浦城百姓是把他视为再生父母了。董鉴在浦城民众中的声望很高,前后五次署理县政,明弘治己未年(),他还代替知县进京面圣述职。他的政绩有目共睹,政声还传到泰顺朋友的耳中。曾任湖北江陵县丞的泰顺仕阳人刘鋘(wú)暗自为他喝彩,写了一首寄赠董鉴的诗:乍绾铜符佐斗城,仁声旋听溢编氓。此生似我才安用,吾党如君道可行。百里岂能羁骥足,九霄终见奋鹏程。年来谁解相思意,只向关山月共明。董鉴在浦城任职九年,关心民生,做了许多造福百姓的好事。他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浦城百姓,当他卸任之时,自豪地说了一声“敢云能不负”。浦城百姓自发地为董鉴送行,依依不舍,董鉴感激不已,临别时写了一首《别浦城士民》诗:非怀高尚意,老病合知休。幸免轻朝客,须防逐督邮。尘埃头早白,风雨兴方秋。多感耆髦谊,携尊拜马头。几年的操劳熬白了他的两鬓,换来百姓的真诚相待。有些白发苍苍的老翁端着美酒来到董鉴的马前,极力挽留。不造华屋,先建祠堂董鉴在乡里以孝友著称,早在去浦城之前,他就倡议族人建祠堂、修宗谱。明弘治乙卯年(),他即将出外候选官职,担心后世子孙淡忘祖德,就把其中一间大堂取名“时思堂”,并写了一首诗:故家乔木最苍苍,报本今才有此堂。特揭时思示彝训,毋忘春露与秋霜。他感念先祖春露之恩泽、秋霜之威严,亲手绘制“时思图”,详列祭祀礼仪,昭穆有序。他写下家训四章,垂示子孙要感恩报本,其有几句是:“家道贫与富,系人之勤俭,勤读者潜心于诗书,勤耕者竭力于稼穑。俭者当一饭一粥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维艰。”董鉴从浦城致仕归乡后,杜门谢客,不干外事。他有些像《红楼梦》中“不以俗务为要”的贾政,不大过问家中油盐酱醋茶的俗事,闲来只读书写字,主要由长子董纪当家。他一生三个阶段很纯粹,年轻时专心苦读,五十多岁时勤于政事,晚年则安心著书。他著有《京华集》《吟情集》,可惜作品多散佚。尽管“不干外事”,董鉴对造福宗族的大事还是很热心的。董纪等人凑钱购置木材,要为他建造颐养天年的屋舍。董鉴一听这个消息赶忙制止,他说:“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今祖宗神灵未有依栖,而可遽为吾莬裘计乎?”于是,他把这些木材全部捐出来,用于建造董家宗祠。张阁老称赞他的不朽之德明正德己巳年(),董鉴因病去世,第四子董约居家守孝,没有与张璁(cōng)一同北上游学。张璁,温州永嘉人,明朝嘉靖年间重臣,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曾三度位居内阁首辅,人称“张阁老”。他年轻时与董约是同学,相交甚笃,曾一起在江心屿读书,两人常有诗书互酬。张璁素来仰慕董鉴高风亮节,为自己不能亲往吊唁感到遗憾。他缅怀董鉴的盛德,在写给董约的书信中说:“伏念令先公政成南浦,遗德在民,自堪不朽。”董鉴死后葬于万罗山,四十多年后,已经升任湖州府通判的原泰顺知县蔡芝为其撰写《讷斋董公墓表》。随着人事变迁,万罗山周边的田洋变成栉比鳞次的房屋。年,泰顺各界名流在万罗山筹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据说,为了不惊扰山南董鉴的墓地,把纪念碑树立在万罗山北麓。可见,清正廉洁的官员,无论是身前身后,都有一股正气令人心存敬畏。在董鉴去世二百多年后,年幼的董斿到万罗山拜谒董鉴,写了两句诗:“黉宫释菜无前辈,丞舍哦松有去思。”每年泰顺学宫举行开学祭祀典礼的时候,董斿就会想起董鉴这位最早在学宫读书的前辈。斯人已去,浦城县丞馆舍前的松树似乎还回荡着董鉴的吟诵之声,似乎还在怀念这位离去的先贤。由董斿编著的《罗阳诗始》,收录了五十四位泰顺诗人的作品,他把董鉴的诗歌排在最前面。后来,瑞安大儒孙诒让在《温州经籍志》中评价道:“董霞樵《罗阳诗始》四卷,始明董鉴”,这个评语奠定了董鉴在泰顺诗坛的领先地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位泰顺人被百姓尊称为董父,张阁老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