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五大基本原则
养生原则,是指实施养生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古人在长期的养生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探索衰老的机理,研究致病和导致早衰的原因和条件,并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及其发展创新,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顺应自然 3721健康
在 天人合一 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素问 宝命全形论》提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灵枢 邪客》称之为 人与天地相应 。在自然界的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朔望、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等。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之近乎同步的生理节律和适应外界变化并做出自我调适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诚如《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所说: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所以,顺应自然是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顺应其变化,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节律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对此,《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根据四季变化以调养形神的原则与方法,并强调指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形神共养
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形神共养,是以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为其理论基础。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 五神 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 天年》说: 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魄毕具,乃成为人。 葛洪《抱朴子 内篇 至理》以堤和水、烛和火的关系比喻人体形与神关系时说: 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而命终。 强调神依赖于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为生命的主宰。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响。张介宾《类经 摄生类》说: 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 强调神可以反馈地作用于精和气,影响甚至调控整个生命过程。对于形神的辩证关系,明末医家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曾精辟地归纳说: 以先天生成之本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 正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素问 上古天真论》)的目的,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原道论》所言: 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而养之,初不离于形气精神。
想了解更多与"中医养生"相关的内容,请点击进入3721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