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滩涂上的招潮蟹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公示公告
(.06.23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目前已形成规划草案。为让公众充分了解规划草案内容,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现将草案公示如下。
1、公示时间:
年6月23日至年7月22日
2、公示方式:
(1)网上公示: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网站、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府网站、上海市奉贤区人民*府网站、上海市闵行区人民*府网站。
(2)现场公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浦东新区申港大道号)、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人民*府(浦东新区祝桥镇卫亭路80号)、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人民*府(奉贤区四团镇川南奉公路号)
3、公示书面意见反馈方式:
邮寄书面意见至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浦区保屯路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邮编:011,并在信封上注明“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或发送书面意见至邮箱xinpianqu
-/-(接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1:30、下午1:30-4:00)
热忱期待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公示期间不反馈意见。公示结束,规划编制单位将收集并汇总书面意见,积极采纳。规划批复后采纳情况及理由通过原公示渠道公开。
详情见附件。
附件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草案公示稿
附件2:公众意见征集表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质量。
——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目 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规划概述
第二节战略使命
第三节工作原则
第二章发展目标
第一节目标定位和发展愿景
第二节发展模式
第三节指标体系
第三章陆海统筹、城乡一体的空间体系
第一节引领长三角新一轮开放协同发展
第二节构建多心开敞、组团生长的空间格局
第三节建立全域国土空间分区管制体系
第四节明确空间发展策略
第四章开放创新的全球枢纽
第一节打造世界一流、开放创新的枢纽经济功能
第二节建设衔接内外、陆海空联动的国际枢纽门户
第三节营造汇聚人才、多元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五章智慧生态的未来之城
第一节建设水陆相汇、林田交融的绿色生态半岛
第二节打造智慧互联、协同共享的数字孪生城市
第六章产城融合的活力新城
第一节推进特殊经济*策区建设
第二节建构集约集聚、功能融合的产城空间格局
第三节建立高效便捷、绿色畅达的交通支撑
第四节建设安全复合、互联共享的地下空间
第七章宜业宜居的魅力都市
第一节打造世界级、多主题、深体验的文旅先锋
第二节营造高品质、有温度的生活环境
第三节塑造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海上城市
第八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 总则
临港,立长江之潮头,面东海之广袤,长江口与杭州湾在这里交汇。“滴水成湖,向海而生”,这是临港的发展起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设立使这片热土再次迎来腾飞的机遇,即将实现从滴水湖畔到世界海岸的跨越,引领上海从浦江时代走向海洋时代。
第一节 规划概述
一、规划作用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鲜明态度、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保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落地实施,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新片区建设,组织编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新片区长远发展和总体空间安排的法定规划。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上海”)确定的市域空间结构为基础,整体研究新片区国土空间格局,锚固好基本生态空间,强化综合交通支撑,有序引导新片区近期开发建设,确保未来新片区国土空间格局科学合理、具有弹性,能够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
二、规划范围
新片区规划范围为国务院《总体方案》批复范围,包括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全域面积共平方公里,其中,主体部分为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地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小洋山岛区域为小洋山岛全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为东引河以西、S32申嘉湖高速-纬十一路-围场河以南、G上海绕城高速以东、下盐路-上飞路以北区域,面积约28平方公里。本规划重点研究主体部分,并从陆海统筹角度,整体研究陆域部分和沿海滩涂。
三、规划期限
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近期至年,远期至年,远景展望至年。
四、规划依据
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编制,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紧密衔接上海市浦东新区、奉贤区、闵行区等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编制本规划。
区位及规划范围示意图:
第二节 战略使命
新片区是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桥头堡,将肩负支撑中国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参与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战略任务。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呈现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国正坚定不移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新片区作为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桥头堡,将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推进进一步开放,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新片区将带动长三角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参与国际竞争,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下重要的战略空间,新片区将加强开放制度探索与经验推广,放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辐射带动效应,使长三角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经济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新片区将承载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成为上海未来的开放高地和战略增长极。从老城厢到十里洋场,从浦东开发开放到新片区设立,上海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征程。新片区将聚焦提升上海“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功能,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打造上海新的增长极,率先推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三节 工作原则
一、落实国家战略,提高新片区规划编制工作站位
建设新片区是新时代国家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关键性举措,对于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必须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站位,充分发挥出新片区作为上海新的增长极和制度创新战略空间的巨大动能。
二、借鉴国际经验,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对标香港、新加坡、东京湾等国际公认的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区),充分吸收采用其在*策制度创新、港城融合发展、环境品质优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研究自贸港特殊功能对空间的特定需求,充分贯彻“上海”总规编制过程的价值取向和理念原则,高水平完成新片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三、突出需求导向,优化空间布局,严守生态底线
对照发展要求,以“上海”确定的市域空间结构为基础,整体研究新片区的国土空间格局,锚固好基本生态空间,强化综合交通支撑引导,体现多心开敞、组团发展,优化新片区的空间结构和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有序引导新片区近期开发建设,确保未来新片区国土空间格局科学合理、具有弹性,能够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形成适应新片区未来发展需求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城市形态。
四、近远结合,统筹整体和局部,兼顾战略性和实施性
基于宏观角度整体谋划新片区空间形态,侧重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把握好主体部分开发强度、建筑控高、城市景观风貌等控制性和引导性要素,打造彰显时代特征、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总体空间意象。针对重点地区细化功能业态、完善区内交通、优化公共空间,打造近期具有显示度的标志性节点形象。
第二章 发展目标
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以“五个重要”定位要求为统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港(区),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从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两个维度,共塑“开放创新的全球枢纽、智慧生态的未来之城、产城融合的活力新城、宜业宜居的魅力都市”。
坚持法治引领,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形成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的经济治理模式,全方位协同的社会治理模式与高效服务型的*府管理模式。通过扩大开放、强化创新、集聚人才、激发文化内生动力,培育新动能。强化“轴向带动、大疏大密、有机生长”的空间格局,促进功能集聚,弹性发展。
第一节 目标定位和发展愿景
一、目标定位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质量。
到年,新片区经济规模大幅跃升,经济密度明显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开放型经济功能显著强化,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功能框架和制度框架;人口集聚效应明显,基本实现职住平衡,初步构建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框架形态。
到年,新片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达到世界一流,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常住人口规模达万左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世界一流滨海城市。
到本世纪中叶,新片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成国际上公认竞争力最强的产城融合型自由贸易港城。
二、发展愿景
新片区将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围绕使命目标,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开放创新的全球枢纽:形成通达全球的门户枢纽,深度嵌入全球城市网络,打造最开放的创新生态和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功能,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集聚。
智慧生态的未来之城:坚守陆河海相汇、水林田交融的绿色生态格局,积极运用最新理念和最前沿技术,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和韧性城市。
产城融合的活力新城:注重职住平衡、合理配置产业要素和生活功能,积极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
宜业宜居的魅力都市:强调塑造滨海特色鲜明、富有人文底蕴的城市风貌,打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培育开放创新、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
第二节 发展模式
一、治理模式
在更加规范化、国际化的管理要求下,新片区将进行进一步、全方位的制度改革创新,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内探索行之有效的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府管理模式,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1、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的经济治理模式
加快探索实施更具竞争力的开放*策和制度,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在市场准入管理、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多边贸易治理、一带一路等重点领域提供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试验,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产业技术标准制定,为全球治理提供临港智慧、临港方案,扩大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进行风险和压力测试,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2、打造全方位协同的社会治理模式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各方利益协调和共建共享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高品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针对新片区多元化人群的特点,打造开放交流平台,积极推动社区自治,探索建立多方协商、共建共治的社区治理样本。树立法治思维,增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能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环境。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精细化的管理服务,解决城市发展新问题。以专业化思路应对多层次多样化的管理需求,构建具有全球引领性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
3、推动高效服务型的*府管理模式
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围绕企业办事的难点与堵点精准施策、优化服务。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管理体系,赋予新片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推进*府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率先实施*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提升*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重点明确*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减权清单,改革行*审批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二、发展动能
为应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全球科技革命新竞争与新合作等问题,新片区将坚定开放信念,坚持法治引领,通过扩大开放优势、强化创新策源功能、集聚海内外人才、激发多元文化魅力,培育壮大地区发展新动能。
1、开放: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对标国际上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港(区),以五个自由和一个便利("五个自由"指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一个便利”指信息快捷连通。)为核心,形成全方位的开放*策体系。加强推进有利于新型国际贸易发展的制度创新,建立更
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货物监管制度、更高标准的资金进出便利化制度、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激励制度、更大力度的服务贸易开放制度、更开放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探索与落实,促进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的高度汇集与流动,推动产业从低附加值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上海在全球贸易、金融、航运、创新、生产网络中的节点功能和辐射能力,打造全球经济网络的资源配置枢纽。
2、创新: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积极探索离岸在岸研发新模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整合国际科研资源,并以国内研发体系作为支撑,加快实现研发成果的本地化和产业化。加强前沿领域前瞻布局,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绿色低碳、共享经济、供应链等领域培育增长点,带动引领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形成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在新片区率先“试水”。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3、人才:提高海内外人才的创新协同能力
充分发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品牌效应,广纳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各类领*人才,加强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国际交流,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实行开放便捷的人才引进制度,探索建立人才特区,立足于多元化人群需求,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高标准的生活配套,强化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均等化和特色化,促进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向新片区布局,满足差异化需求和精准供给,通过将新片区打造成为全球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地以及顶尖学术交流、创新创意碰撞的国际会客厅,充分发挥海内外人才的创新协同能力。
4、文化:激发多元文化内生动力
秉承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融入世界舞台,拥抱国际多元文化,营建多彩生活,打造多元文化碰撞的先锋地。引领未来,将最尖端的技术与产业、艺术、生活相融合,打造未来技术展示的试验场。通过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未来的多元交织,激发形成新片区独有的个性与魅力,促进文化发展,实现地区繁荣。
三、空间组织
新片区的空间组织将是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支撑与响应,对未来国际一流自由贸易港(区)的探索与试验,对“上海”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的拓展与织补。改变原有分散的布局方式,立足区域整体发展,统筹优化城镇、交通、生态空间布局,加强对内对外交通支撑,促进功能集聚,提高整体空间利用效率。适应经济发展和*策环境变化,为长远发展留有空间弹性。形成轴向带动、大疏大密、有机生长的空间组织模式。
轴向带动:赋能沿海发展轴,带动引领杭州湾区域整体发展,引导空间向沿海交通走廊集聚,优化沿海交通、产业、岸线、港口等空间要素资源配置。激活沿海大通道,实现由“末梢”向“枢纽”转变。
大疏大密:锚固生态本底,保护生态走廊、基本农田等开敞生态空间,形成与城市连绵发展区域之间的生态缓冲。强化海湾森林、临港绿心的生态核心作用,实现“河海湖相汇,水林田交融”的生态大格局。突出沿海的功能集聚度和显示度,围绕综合交通枢纽和轨道站点引导空间布局,以复合化、高密度、高强度的方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彰显滨海城市形象。
有机生长:以可生长的组团空间形式应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响应不同程度开放*策的分区要求,充分预留弹性。以人性化尺度、产业化需求构建多个组团,加强组团间的交通衔接。以模块化、立体化的思路构建未来智慧城市的样板,探索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使新片区成为最前沿科技的试验场。
第三节 指标体系
核心指标表
注:
*针对新片区平方公里主体部分;
职住平衡指数指新片区和各片区内的就业岗位数和家庭数的比值乘以(家庭数=常住人口/1.8);
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最终规模将与《上海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专项规划》相衔接。
第三章 陆海统筹、城乡一体的空间体系
新片区作为未来的开放高地和战略增长极,将通过自身能级的提升,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推动区域产业协作、交通互联、生态协同、文化共融。
延续并拓展“上海”的空间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东西联动,打造“一带三核、三廊九片”的空间结构。完善城乡体系与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全面统筹陆海、低空、地下空间等全域国土空间。合理调控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常住人口规模万左右,主体部分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平方公里。
第一节 引领长三角新一轮开放协同发展
积极推动新片区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依托良好的*策优势,放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辐射带动效应,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
一、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聚焦区域功能产业网络提升,最大限度释放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的溢出效应、联动效应、协同效应,提升长三角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长三角市场主体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共同创新治理模式,发挥国际创新协同功能,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世界级资源配置中心。
二、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强浦东国际机场与区域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推动洋山深水港区与沿海沿江港口江海联运合作和联动发展,强化门户功能。高效整合空港、海港及铁路枢纽资源,推动新片区从交通末端向面向全球、衔接亚太、服务长三角的国际前沿转变,更好发挥对外、对内开放“两个扇面”的作用。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沿海、沿湾复合交通廊道建设,强化机场联络线、南枫线等与沪宁、沪杭、沿江走廊的高效衔接,提升区域综合运输走廊的服务效率、能级和安全可靠性。逐步消除行*壁垒,增强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程度,持续提升交通保障和互联互通水平,实现新片区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直连直通,放大开放和创新辐射带动效应。
推动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超前布局,实现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与综合应用,推进IPv6新技术规模化布置,推进区域数据信息共享。
三、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推动长江口湿地和杭州湾海洋生态保护,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湿地修护,严格控制滨江沿海的产业和陆源污染入海。强化一线堤防生态绿色改造和防护林带连通,加强河湖水系疏浚和入侵物种整治修复,形成滨海生态保护带。加强区域廊道绿道的衔接和开放性,建设“蓝绿相融”的林地绿地和河湖水系。推动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促进区域大气、水、土壤环境保护和地面沉降防治合作平台完善,共享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推进船舶排放联合控制。
四、加强区域文化开放共融
打造区域对外文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依托海派文化包容并蓄的底蕴,以推动东、西方文化交融为目标,发挥新片区开放自由优势,引入和传播国际先进文化,促进前沿科技、先锋艺术等多元文化汇聚交融,强化文化软实力。深化旅游合作,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依托沿海特色资源,共同打造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世界闻名的东方度假胜地,联合开展旅游主题推广活动,策划长三角区域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
第二节 构建多心开敞、组团生长的空间格局
主体部分延续、拓展“上海”空间体系结构。在原南汇新城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形成新片区的主城区,集中承载现代化新城功能及特殊经济功能。拓展原南汇新城中心,建设新片区中央活动区,能级相当于城市副中心,重点集聚新片区的核心功能,展现滨海标志形象。统筹协调惠南镇、奉贤新城等周边城镇的居住和产业空间布局,促进联动发展。
一、打造“一带三核、三廊九片”的空间结构
强化沿海带状集聚发展,优化沿海区域交通、产业、岸线、空间等要素资源配置,同时兼顾向城发展,强化新片区东西联动,形成“一带三核、三廊九片”的空间格局。
“一带”:即沿海发展集聚带,依托沿海交通走廊,串联滴水湖核心片区、各产业片区以及生活片区。
“三核”:即一主两辅,一主为主城区功能核心,强化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新型贸易、跨境金融、总部经济、航运服务等功能;两辅为海湾、奉城功能核心,强化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三廊”:即大治河生态走廊、浦奉生态走廊、S3-浦南运河-大芦线(团芦港)-白龙港生态走廊3条主要生态走廊。
“九片”:以生态走廊划分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的9个片区,包括滴水湖核心片区、综合产业片区、先进智造片区、新兴产业片区4个主城片区以及奉城宜居片区、海湾特色功能片区、绿野乡美片区、青村水韵片区、金汇居住片区5个周边片区,片区之间强调功能产业联动、交通互联互通、空间形态协调,实现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在新兴产业片区和海湾特色功能片区规划2处生态绿心,分别为临港绿心和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海湾森林公园”)。
空间结构规划图:
二、构建“主城区-功能组团-城乡社区”的城乡体系
根据生态基底对空间边界的限定,结合综合交通对城镇发展的骨架支撑作用,延续“上海”城乡体系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功能组团-城乡社区”的城乡体系。
1、强化主城区空间集聚和能级提升
新片区主城区在南汇新城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由大治河-G上海绕城高速——瓦洪公路——两港大道接中港,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而成,面积为.40平方公里。
强化空间集聚,加快推进产业能级提升,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和慢行网络支撑,改善空间环境品质,打造具有显示度的滨海未来城市形象,将主城区建设成为开放创新高地、离岸在岸业务枢纽和宜业宜居城区。
2、培育功能组团的区域带动能力
将位于区域发展、且发展基础较好的奉城镇镇区、海湾镇镇区,培育为功能组团,规划以高端智能制造、轻质精密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优化空间布局,集聚人口,培育综合性城市功能,带动西部腹地发展。
奉城组团: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公共设施能级,改善空间环境品质,建设奉城地区中心,辐射西北部腹地。强化历史风貌保护,打造老城厢水乡古镇名片。
海湾组团:重点发展前沿生物医药研发、先进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临海资源禀赋,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品牌,结合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培育医疗康养功能,促进文化旅游、科技研发和先进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公共设施能级,建设海湾地区中心。
3、改善城乡社区宜居功能
城乡社区分为9个城镇社区和若干乡村社区,城镇社区为所在城镇地区及撤制镇,乡村社区包括若干保留村、保护村。
城镇社区:主要包括金汇社区、大团社区、四团社区、青村社区、泰日社区、头桥社区、钱桥社区、燎原社区、五四社区,加强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对乡村地区的统筹作用,积极推进农民进城镇社区集中居住;促进镇区紧凑发展,形成组团化的城镇空间格局;根据自身特色,促进特色发展。
乡村社区: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保护传统乡村风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振兴为基本原则,在保留保护村的基础上形成乡村社区。
规划对规模较大,现状条件较好,有一定发展潜力的自然村,予以保留和改造提升,完善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对规模小、居住环境差的自然村通过村庄规划逐步进行集中归并。规划将中国传统村落、全市风貌特色村、美丽乡村及整体具有较好风貌特征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列为保护村庄。规划逐步撤并位于城市开发边界内的村庄,以及城市开发边界外受交通、市*环境影响严重、居民点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以及对外交通及配套设施布置难度较大的村庄。
城乡体系规划图:
三、完善“中央活动区-地区中心-社区中心”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在“上海”确定的南汇新城城市副中心基础上,集中打造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形成“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地区中心-社区中心”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1、凸显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新片区中央活动区范围包括滴水湖周边一环三片,总面积约为13.70平方公里,紧密衔接内外交通,承载上海全球城市功能,集聚自贸区核心功能。发展新型贸易、跨境金融、总部经济、航运服务等功能,营造世界级商业商务环境。服务国际多元化人群,展现海纳百川的文化魅力,发展文化博览、休闲娱乐、创新创意、旅游观光等功能,激发24小时持续活力。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可作为五个自由和一个便利*策落实的弹性空间,提供更大范围相对独立、便于管理的特殊*策区域。
2、提高地区中心公共服务水平
结合城乡体系与交通枢纽布局,在主城区社区、顶尖科学家社区,奉城、海湾两大综合功能组团,以及金汇地区设置地区中心,完善地区中心的本地服务功能,承载新片区部分核心功能。
临港大道地区中心:依托轨道交通16号线站点,打造集商务办公与住宅配套的综合型地区中心。
顶尖科学家地区中心:依托顶尖科学家论坛品牌,集聚一批一流科技院校、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重点为前沿科学策源功能配套相应的商务会展专业服务设施,为顶尖科学家和科技创新人才提供精准的生活配套,打造科创服务地区中心。
奉城地区中心:引入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以休闲体验、智慧健康、特色教育功能为特色的地区中心。
海湾地区中心:重点完善地区级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设施,打造以高端医疗康养、滨海旅游休闲功能为特色的地区中心。
金汇地区中心:落实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商业和公共服务功能,打造服务新片区西北部地区的生活服务型地区中心。
3、完善社区中心生活服务功能
促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将生活圈作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保障市民享有便捷舒适的公共服务,营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社区中心具体布局兼顾可达性和地区发展需求、基础建设条件等综合因素,在书院、大团、青村等社区设置社区中心。
公共活动中心体系规划图:
第三节 建立全域国土空间分区管制体系
一、广域国土空间统筹
全面统筹陆海自然资源。既考虑生态保育和生产生活安全,同时为远景战略发展做好充足预留。合理布局滨海岸线功能,严格控制生产岸线。根据沿海滩涂的生长趋势,合理保护和利用南汇东滩滩涂资源,预留新片区远景发展的战略空间,适时开展入侵物种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长江口和沿海湿地保护,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候鸟迁徙通道。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结合新片区地质特点,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地上地下空间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综合开发、有序利用。保障公共利益优先,优先布局市*基础设施、民防工程、应急防灾设施,并有序、适度开发公共活动设施。优先利用中层地下空间(地面以下15-30米),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基础上,适度开发浅层地下空间(地面以下0-15米)。
科学安排低空空域。建立多层次通用航空体系,逐步应用于城市应急救援、商务旅游、海洋开发等领域。合理选址布局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提供差异化通航服务,满足高端商务航空需求,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大交通提供有益补充。
二、合理调控城市发展规模
1、土地规模
远期优化结构,完善布局。在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大背景,规划按照“上海”的要求,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上限。至年,主体部分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3平方公里以内。优化土地使用结构,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供给,提高产业用地绩效。加强公共设施用地供给,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合理配置城镇居住用地,提供多元住宅产品,确保保障性住宅用地规模。
远景弹性适应,合理生长。为适应特殊经济功能和产业发展的外溢需求,满足城市综合功能不断提升的发展需要,远景在守住生态底线、维持总体空间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组团规模适当生长,用地结构弹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
土地使用规划图:
2、人口规模
合理预测人口规模。在建设用地总量锁定的前提下,结合新片区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常住人口规模万左右。促进人口结构优化。新片区的人口结构以年轻化、国际化、高学历、流动性为基本特征。加快建设人才汇聚高地,加大对顶尖科学家和跨境贸易服务人员、跨国合作科研人才、海外来华落地的高端科技企业家等“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进力度。
弹性应对人口变化。基于新片区人口结构特点,规划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上应给予一定弹性预留。
三、严格空间分区管制
规划将城镇建设用地区和其它建设用地区(均不含水域)作为允许建设区,总面积.83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区、农林复合区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和其它建设用地区内的水域部分作为限制建设区;一、二类生态空间作为禁止建设区。
1、锚固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刚性管控。落实上位规划划定的二类生态保护控制线,作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划入禁止建设区予以管控。二类生态保护控制线为海湾森林公园,以及南汇嘴东海大桥湿地保护区。
严格保护结构性生态空间。包括三类生态空间和四类生态空间,划入限制建设区予以管控。其中,三类生态空间为城市开发边界外除一类二类生态空间外的其他重要结构性生态空间,包括永久基本农田、林地、湖泊河道、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生态保护区,生态走廊等生态修复区。四类生态空间为城市开发边界内的结构性生态空间,包括城市公园绿地、水系等,严格保护并提升生态功能,结合市民游憩空间,提升生态空间的品质。
生态空间规划图:
2、保障农业空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严格保护A类永久基本农田。按照国家要求依地块图斑进行严格管控。对于确实难以避让的交通市*基础设施、特殊用地、乡村公益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新增河道项目占用的A类永久基本农田,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地块中予以补划。
引导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以A类永久基本农田等集中成片的优质耕地为主体,划定土地整备引导区。加大区内土地整理复垦的力度,通过规划*策引导和资金激励,逐步实现整备引导区外的耕地向整备引导区内集中,促进耕地布局更加集中、质量更加提升。
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图:
3、优化城镇空间,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促进城市开发边界内空间紧凑集约。在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划定新片区城市开发边界,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紧凑布局。城市开发边界范围涵盖建成区和规划期内拓展的建设用地,主要包括主城区、功能组团、城镇社区等。
城市开发边界规划图:
4、保护文化资源,划定文化保护控制线
为保护文化资源,保障文化发展,针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景观和重大文化体育设施集聚区,分类划定文化保护控制线。规划将奉城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大团北大街历史文化风貌区、青村港历史文化风貌区划入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将海湾森林公园划入自然文化景观控制线,南汇嘴东海大桥湿地保护小区划入自然文化景观控制线。
文化保护控制线规划图:
四、推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推动新片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统筹田、水、路、林、村空间要素,全域开展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的综合性整治活动。
1、引导低效建设用地有序减量
以郊野单元规划为平台,强化村庄规划、林地建设专项规划和生态网络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引导,有序推进新片区郊野地区利用效率低下、利用方式粗放的建设用地逐步减量退出。加强农村居民点规划引导,有序推进“三高”沿线、生态敏感区、环境综合整治地区、拆并村庄和零星破旧的农村宅基地腾退,并充分衔接村庄布局功能,推进撤并村的宅基地减量。
以产业发展导向和产业布局为支撑,着重开展生态间隔带与生态走廊、撤并村庄、基本农田整备引导区内工矿企业清退,有序实施低产能、高污染、高排放和高风险的低效工矿用地整治。
2、持续推进农用地整治
加强郊野地区土地整治的生态功能,土地综合整治在传统土地整治项目补充优质耕地的基础上,着重考虑生态价值,维护和延续区域空间格局和文化景观特征。落实生态网络空间,推进区域内建设用地减量化,加快林地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有步骤推进林地空间水土环境污染区域的治理与修复,加强大治河、金汇港、浦南运河等重要生态走廊的生态修复,促进滨海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及时有效的海域动态监测与管理,开展海湾和南汇的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同时通过腾退污染工业企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等提升水环境质量。
完善集体经济组织“造血机制”,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基层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乡村地区切实分享发展成果。加强乡土文化和乡土风貌保护。在乡土生物群落保护、恢复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前提下,聚焦乡土文明价值提升,强化“土地整治+”理念,挖潜郊野地区景观风貌和多元文化特色,加强传统技艺、民俗风情的保护与传承,构建综合性的乡土文化体系,打造具有新片区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衔接农业布局规划,针对设施粮田、设施菜地、粮食功能区等重点区域,通过农用地综合整治促进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集中连片,积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泵站沟渠、土地平整、机耕道路工程建设,完善设施粮田和设施菜田的灌溉、排水和降渍能力,全面提高农用地基本生产功能。
第四节 明确空间发展策略
新片区共11个片区,其中位于主体部分为9个片区,以主要生态走廊为界,包括主城区内4个片区和周边5个片区。以片区为单位,提出相应的空间策略,强化城乡空间资源统筹和全覆盖、差异化的规划引导,包括明确发展导向、功能定位、综合交通等。
片区划分规划图:
一、提升主城区功能活力
提升主城区功能能级,依托市域轨交线路串联若干功能节点,提高人口密度,加快推进产业能级提升,保障先进制造业产业空间,鼓励前沿制造功能与科技创新研发功能一体化布局,推动新型贸易、跨境金融、总部经济、航运服务等功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满足国际高端人才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并预留适当规模满足流动人口需求。强化轨道交通网络支撑,构建多层级无缝衔接公共交通体系。构建通林达海、环境舒适宜人慢行网络,建设适宜漫步的活力城区。打造临港绿心,锚固生态走廊,强化生态空间沿河湖水系向城区渗透,改善空间环境品质。建设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布局新片区核心功能,依托蓝色海湾,打造具有显示度的滨海未来城市形象。
1、滴水湖核心片区
滴水湖核心片区位于新片区东南部,北护城河以南、两港大道以东、芦潮引河以北区域,片区面积约72.09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国际创新协同区和生活居住区三大功能分区。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围绕现代服务功能,重点布局新型贸易、跨境金融、总部经济、航运服务等核心功能和文旅休闲、游憩娱乐等高等级、特色化公共服务功能。国际创新协同区围绕顶尖科学家社区、科研院校和科创研发总部湾,完善专业化科创研发配套和国际化、定制化的高端生活服务配套。生活居住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围绕临港大道枢纽提升地区公共活动中心能级,完善文体休闲和生活服务配套。构建开放的路网格局,提升客运枢纽能级,增强地区对外联系功能。控制个体机动化交通出行,促进静态交通开放共享。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枢纽和高密度路网对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大客流交通集散功能和用地高强度开发的支撑作用,探索智慧出行服务体系。
建设城市与水绿交融、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格局。楔形绿地呈放射状嵌入,分隔主要组团,形成多元复合、开放式生态公共绿地,营造城林相依、季相丰富的景观空间特色。打造人、鸟、植物和谐共生的滨海湿地和候鸟栖息地。根据滩涂生长趋势,构建生态湿地,缓解海浪冲击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近海海域生态功能。
2、先进智造片区
先进智造片区位于新片区南部,东至团芦港,北至G上海绕城高速,西至瓦洪公路——S3沪奉高速——中港,南至海岸线,片区面积约.73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特殊综合保税区、重装备产业园区和临港奉贤园区三大功能分区。特殊综合保税区依托*策优势,提升保税高端制造和全球物流分拨能级。重装备产业园区和临港奉贤园区打造新片区两大高端制造产业基地,并布局生产生活服务配套,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构建海铁联运、内河转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强化组团路网格局,建立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交通组织新模式。依托小横河-芦潮港、泐马河等生态走廊,建设垂海渗透的生态空间格局。保留农展村、五四村以及沪芦高速、南芦公路沿线以北区域为主的自然村落。
3、综合产业片区
综合产业片区位于新片区东北部,大治河以南、两港大道以东、北护城河以北,片区总面积约42.44平方公里。
规划围绕滨海森林公园,形成北部、西部和东部三个科创、居住融合的功能分区。打造环境宜人、充满持续活力的“科创森林”。其中,北部集中布局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业和文化休闲功能,西部以科创研发功能为主,适当配套生活居住功能。东部紧邻滨海森林公园布局生活服务功能。升级地面公交走廊,构建TOD导向下的集约高效开发模式,形成“B+R”立体慢行换乘系统。优化完善地区道路系统与对外快速通道的衔接,增强片区间相互联系。建设水绿环抱,良田面海的生态空间格局。滨海建设万亩良田,打造规模化农业,塑造新兴产业与生态相结合的滨海绿洲。
4、新兴产业片区
新兴产业片区东至两港大道,北至大治河,西至G上海绕城高速,南至团芦港,片区面积约89.15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书院、万祥两大功能复合分区。充分发挥面朝临港绿心、四周水网密布、农林环绕的自然资源禀赋,强调功能混合布局和空间复合利用,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试验功能。推动书院、万祥功能分区北侧现状工业用地转型升级,增加住宅和生活配套功能,结合交通枢纽布局商务办公和商业服务,打造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构建TOD导向下的集约高效开发模式,提升高品质公共交通服务功能。强化与客运枢纽的一体化衔接,以蓝绿网络为骨架,街道与广场空间为经脉,形成组团路网格局,创造活力街道界面。以阡陌交错的农田为基底,打造临港绿心。建设滨水林带,培育生物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塑造河串百田、村田相依的新江南田园风貌。保留两港大道以西,老芦公路、石皮泐港、团芦港沿线以及万祥北大治河沿线为主的自然村落,保护新北村、余姚村、洋溢村等具有较好风貌特征的村庄。提升村落人居环境,完善乡村服务设施,鼓励企业在乡村设立卫星办公室,创造在线互联的田园研发办公新模式。
二、促进周边片区联动发展
统筹主城区周边功能组团和城乡社区,划分为5个片区。强化公共交通支撑和慢行网络联系,实现片区30分钟慢行可达。倡导TOD开发模式,围绕站点集聚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增强辐射能力。
1、海湾特色功能片区
海湾特色功能片区位于新片区西南部,金汇港以东、S3沪奉高速-两港大道以南、中港以西区域,片区面积约.59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星火工业区、滨海休闲旅游区、生活居住区三大功能分区,以及燎原社区和五四社区。星火工业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协同滨海休闲旅游区培育医疗康养功能。滨海休闲旅游区依托临海资源禀赋,举办休闲运动赛事,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品牌。生活居住区重点提升公共设施能级,满足海湾片区生产、生活需求。改变工业区路网组织格局,加密支路网络,实现效率和品质提升。依托临海资源禀赋,构建环网相映、景点串连的绿道网络。重点保护海湾森林公园,形成林海交织、生境多样的生态海岸。以生态修复、功能提升和林地景观塑造为核心,实施多类型的生境修复。保留燎原西北区域、新沪杭公路和S3沪奉高速沿线为主的自然村落,鼓励农民上楼安置。
2、奉城宜居片区
奉城宜居片区东至沪芦高速-六奉公路-瓦洪公路,北至大治河,西至航塘港——S3沪奉高速,南至两港大道,片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奉城工业区和古镇生活区两大功能分区,以及头桥社区。奉城工业区逐步转型升级,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混合少量居住功能的产业社区。古镇生活区依托奉城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注重空间环境品质,形成充满活力的奉城地区中心,打造老城厢的水乡古城名片。完善对外联系道路系统骨架,强化与高快速路的高效衔接,适度提高支路网密度。突出历史风貌保护和水乡古城特色,创新“公交+慢行”的绿色出行模式,灵活打造“无车街区”。以连绵成片郊野公园建设为载体,锚固生态空间格局。保留奉城镇区及头桥北部为主的自然村落,保护奉城分水墩村。优先引导农民进城集中安置。
3、绿野乡美片区
绿野乡美片区东南至G上海绕城高速,北至大治河,西至沪芦高速——六奉公路,片区面积约89.17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大团、四团两个复合功能分区。保护生态基底,控制发展规模,以居住功能为主导,重点为周边片区提供住宅配套,同时解决周边“农民上楼”问题。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改善生活服务水平,打造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高品质田园社区。大团社区依托古村落保护,培育特色休闲旅游产业。四团社区积极推进北侧低效工业用地减量。整合提升城乡公交线网服务水平,强化对外高效联系。突出有机织补,构建扁平化、网络化的特色小城镇路网体系。保护林田错落的自然生态肌理。建设农林复合的生态空间。打造大团、四团城镇社区周边的绿野乡美景观风貌。保留大团和四团镇区周边、浦东运河、南芦公路沿线为主的自然村落,保护四团拾村村、大团赵桥村等具有较好风貌特征的村庄。
4、青村水韵片区
青村水韵片区东至航塘港——S3沪奉高速,北至大治河,西至沿钱公路——青宁路,南至S3沪奉高速,片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生产生活综合功能区和申隆生态园两大功能分区,以及泰日社区和钱桥社区。其中生产生活综合功能区以青村古镇为核心,保护明清历史风貌,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业、完善生活服务功能。申隆生态园结合优美的水乡景观,打造开放式特色金融小镇,适当布局特色精品住宅,提供优质生活服务,兼顾钱桥社区需求。协同“水网、路网、绿网、轨网”,完善道路网络肌理,打造生态交通系统。完善非机动交通网络,加强居住区内部、居住区与产业区之间的贯通性。以申隆生态园为核心,建设林水相依的生态格局。打造青村城镇社区周边水网密布、林田交汇、村落清幽的江南水乡风貌。保留钱桥社区西侧、申隆生态园西侧、泰日社区西北西侧、北侧以及大治河沿线区域为主的自然村落,保护浦江正义村。
5、金汇居住片区
金汇居住片区东至江艇路-浦星公路,北至大治河,西至金汇港,南至S3沪奉高速,片区面积约52.63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北侧产业功能区和南侧居住功能区两大功能分区。积极推动北侧工业转型升级,为本地提供就业岗位。南侧居住功能区与奉贤新城联动发展,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提高辐射能力,为新片区提供居住和生活配套,解决周边部分农民安置问题。充分发挥公共交通枢纽对地区公交网络的锚固作用。增强对外快速干道系统服务功能,完善地区道路路网,缝合金汇港两岸空间,紧密连接奉贤新城。塑造农林复合的生态空间格局。依托金汇生态走廊、林海公路近郊绿环和申亚郊野公园,打造农林复合、村庄错落的郊野景观风貌。保留浦星公路、奉浦大道沿线为主的自然村落。
三、推动小洋山岛和浦东国际机场南侧片区产业发展
1、小洋山岛片区
小洋山岛片区为小洋山岛全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
小洋山岛片区位于南北海运大通道和长江*金水道的交汇地带,靠近国际航线,处于国际、国内物流结合部,区位优势突出,规划成为集国际商品、资本、信息、技术等于一身的资源配置型枢纽港和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的物流贸易型枢纽港,促进我国物流网络与国际高效无缝衔接、协调发展。依托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策、制度和洋山深水港区干、支线码头集聚的优势,大力发展航运物流产业,增强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
2、浦东国际机场南侧片区
浦东机场南侧片区东至东引河,北至S32申嘉湖高速——纬十一路——围场河,西至G上海绕城高速,南至下盐路-上飞路,片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
浦东国际机场南侧片区着重打造航空产业功能区和国家临空产业集聚示范区,推进“航空制造+航空服务”双链融合的航空产业集群,形成“一核、双翼、一带、四片”的空间结构。打造航空产业综合服务核心,发展总装服务及配套供应的两大服务翼以及航空特色公园带,并形成总装与配套产业区、临空服务产业区、生态控制区及发展预留区四大片区。重点发展民用航空产业及现代航运服务业,着重打造推进大飞机产业园和创新谷建设,重点培育飞机总装交付、运营维护、航空总部、航空补给、航空物流、文旅服务等航空全产业链。
第四章 开放创新的全球枢纽
新片区将充分利用特殊经济功能区开放优势,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的重点领域,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开放经济功能,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功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功能。建设衔接内外、陆海空联动的国际开放枢纽门户。推动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升级,形成陆海双向开放的立体综合运输走廊,构建功能完备和集约高效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依托顶尖科学家社区,打造国际创新协同高地,营造开放创新、多元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一节 打造世界一流、开放创新的枢纽经济功能
一、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开放经济功能
充分发挥新片区制度优势,加大离岸经济的创新探索,加速推动跨境金融服务、新型国际贸易、现代航运等开放型经济功能集聚,与中心城区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地先进经验,发挥新片区纽带作用,大力提升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拓展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大力促进跨境金融服务产业集聚发展,为区内企业统筹开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提供高效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
发展新型国际贸易。依托新片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优势,加快培育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全球维修、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打造商业新技术的推广地、新模式的策源地、新业态的引领地、新机制的示范地。在准入、税制、服务、监管、统计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硬规则”和“软环境”建设,在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保税免税一体、文化娱乐服务业态开放等方面加强*策制度创新突破。
推动现代航运服务。在加快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建设的基础上,促进新片区与两港之间快速联系,利用区位优势,强化港口与产业功能的紧密互动,积极发展国际海事服务、海运金融等功能,促进港城融合,提升全球航运服务功能,强化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集聚优质专业服务。依托新片区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和企业境外投资专业服务需求,鼓励各类专业服务机构集聚。推进在电信、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实现更大力度的开放,最大限度缩减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融合中国网络安全和数据跨境监管要求,服务跨国公司、国际科研机构和从业人员资讯需求,集聚融合开放的软件信息服务。
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功能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实力的关键,是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临港新片区将坚持以“创新之泉”灌溉“经济之实”,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
1、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持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激发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多主体的研发潜力,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加大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研发经费的投入,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投入效率。
2、构筑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充分发挥新片区强大制造业基础和广阔腹地的优势,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孵化、实验、制造、产业化和规模化。提升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全球化、市场化水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国际化、专业化服务能力。
3、打造多样化的数字应用场景
引领技术革新,积极灵活应用5G、AI、无人驾驶等技术革新带来的实用性成果。推广普及无人驾驶技术,提供安全舒适、便于出行的交通环;利用全息技术在各类公共空间进行国际交流与活动,提升公共空间的高附加值利用;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让居民享受智慧应用、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功能
聚焦制造业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高端地位,提升重点产业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创新突破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前沿制造产业集群,“让这片寸土寸金之地飞出新的金凤凰”。
1、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七大前沿制造产业集群
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求,新片区将聚焦制造业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高端地位,强化高端制造业引领功能,促进前沿科技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七大前沿制造产业集群,成为创新发展的“点火器”,引领带动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联动和协调发展。
第二节 建设衔接内外、陆海空联动的国际枢纽门户
新片区承载着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任务,需要统筹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新片区连接海空国际枢纽的紧密度和融合度,构建畅达连通区域的一体化交通走廊,推动新片区从交通末端向面向全球、衔接亚太、服务长三角的国际前沿门户转变。
一、推动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升级
坚持整体谋划、突出发展重点、注重*策衔接,充分发挥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深水港区的重要支点作用,全面提升新片区在开放新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促进新片区更高质量发展,实现与长江三角洲区域更充分、更高效的融合。发挥航空枢纽开放便捷的全球通达能力。充分发挥上海面向亚太的航空枢纽功能,强化与国际航空枢纽交通一体化衔接,实现新片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巩固和提升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及口岸服务功能。洋山深水港区作为辐射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腹地型枢纽港,将充分发挥港口物流和自贸区双重优势,突出辐射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作用,巩固和提升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扩大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覆盖面。
提升铁路枢纽服务能级并增强区域辐射带动效应。构筑外联内畅、多方式一体的区域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连接上海市域、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客货运中心,提升新片区对外枢纽能级。
二、形成陆海双向开放的立体综合运输走廊
构筑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多方式综合支撑的复合通道,提升沿海、沿湾区域综合运输走廊的服务效率、能级和安全可靠性,增强对空间拓展和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
谋划高效畅通的铁路对外通道。以全球视野和区域格局谋划战略通道,加强区域交通廊道建设和基础设施统筹,充分发挥铁路通道轴向带动作用。
完善全方位和开放式的高速公路网络。规划G上海绕城高速、S2沪芦高速——东海大桥、S3沪奉高速等高速公路,服务重点地区、连接主要港口和重要口岸。
增强内河航道对港区的支撑和服务。构建以长江*金水道为干线、高等级航道为支线、内河港区为转运枢纽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络体系,进一步发挥大芦线内河航运作用。
三、构建功能完备和集约高效的集疏运体系
规划建设新片区“水、公、铁多式联运”中心,完善铁路、高等级公路等与重要港区的衔接,形成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水水中转比重。
第三节 营造汇聚人才、多元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
一、打造国际创新协同高地,建设顶尖科学家社区
1、打造功能复合的国际创新协同环境
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体制机制,提高国际人才工作许可便利程度,实施个税税赋差额补贴等优惠*策,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混合布局创新资源,让高校从教学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变,让公共社区从传统居住空间向创客型创新空间转变,让科技园区向“创新生态绿洲”转变。积极营造开放创新的国际人才工作生活环境,有针对性满足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对环境、产业发展等各方面需求,努力建成集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生产、科研及配套功能复合的国际创新协同社区。
2、建设海外人才归国创业的温暖母港
健全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工作机制,搭建企业引进海外智力平台,开通归国人才创业的绿色通道。建立海外人才公开招聘和评价准入制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金融、贸易、法律等方面人才。建立归国创业基地,共享科技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借助专业化中介机构力量,促进海外人才归国创业,让新片区成为人才的学习成长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
3、创建顶尖科学家社区
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建设为引擎,带动科学家实验室建设,全力打造顶尖科学家社区,广纳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各类领*人才,搭建技术传播、创新交流、知识外移的平台,将新片区努力建成世界顶尖科学家的思想智慧碰撞地、创意孵化承载地以及国际人才汇聚地。
二、营造开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1、打造复合化、开放型的创新街区环境
以人为本,通过小尺度、密路网的街区设计,打造舒适宜人、紧凑活跃、开放便捷的城市街区,促进功能融合,提升空间活力。
2、优化人才生活配套设施
针对新片区年轻化、国际化、高学历、流动性的特点,不断优化升级新片区人才服务,不断完善国际化、多样化的居住、教育、医疗、消费等生活配套,提高工作生活的便利程度和舒适程度。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景观,植入国际文化元素,增强海内外人才对新片区的归属感。
第五章 智慧生态的未来之城
锚固生态结构,保育近海滩涂湿地、建设生态岛链,营造“湖海相融”的丰富水系格局,塑造“看得见、进得去”的林田大地景观,将新片区打造成为水陆相汇、林田交融的绿色生态半岛。建设高标准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智慧互联、协同共享的数字孪生城市。
第一节 建设水陆相汇、林田交融的绿色生态半岛
一、保育近海生态空间
保护近海滩涂湿地及鸟类迁徙通道。加强长江河道和近海滩涂湿地保护,统筹海塘内外湿地资源,提升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候鸟迁徙通道。通过沿海生态走廊、浦奉生态走廊、泐马河生态走廊、小横河——芦潮港生态走廊、滨江沿海生态走廊以及大治河河生态走廊,打通海陆生态空间联系,保护入海河口湿地,加强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综合治理,保护和修复原生生境。
二、营造丰富的水系格局
打造具有特色的“湖海相融”水体景观。通过人造港池建设,打破滴水湖完形,延长岸线资源,扩大城市景观面,营造海湖河共融景观。同时结合港池,建设游艇码头、水上停机坪,引入运动、休闲、娱乐及商务等功能。结合港湾、岛链建设,丰富滨海岸线景观。
保护河道网络。强化骨干河道的保护与管控,使新片区河湖水面率达到10.2%以上。推进大治河、泐马河、团芦港两侧林带建设,林水结合,形成地区入海清水走廊。河道水系注重滨水廊道与城镇空间的复合,增强岸线的公共性和亲水性,打通滨水开放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保护水生态。加强河湖水环境的治理,重拾柔性改造,提升河湖水系自身的生态价值。控制陆源入海污染物,强化大治河等主要河道的保护与管控,整理修复骨干河道水体,提高水体水质等级,陆域河湖水系水质按IV水质控制,力争达到III类水质。
三、建设多样的林田空间
1、保护林地空间
保护海湾森林公园、滨海森林公园等集中的森林空间以及其他生态公益林,围绕大治河生态走廊、浦奉生态走廊、S3-浦南运河-大芦线(团芦港)-白龙港生态走廊等主要生态走廊开展森林建设,有序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林地质量,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至年,新片区规划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2、建设林水田相依的大地景观
打造疏密有致,生境丰富的大地景观。从景观塑造角度出发,加强农田林网整体布局,依托生态走廊,发挥林地在大地景观中独一无二的作用,构建林田水复合交织、生境丰富、四季幻化的大地景观。
营造“看得见、进得去”的开放式大地景观。建设区域绿道将地区公园、绿地、林带等生态空间连成一体,实现米进公园,1.5公里进林带,5公里进森林。依托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发展,发挥大地景观的休闲游憩功能。
四、锚固地区生态空间结构
构建“河海湖相汇,水林田交融”的生态网络空间,形成“两心、三廊、五片”的生态空间结构,强化生态底线约束,守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保障地区可持续发展。
1、保护“两大绿心”,突出生态效益
保护并提升海湾森林公园和临港绿心“两大绿心”的生态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兼顾休闲游憩功能。其中,临港绿心规划为林田水交融的农林复合区,发挥其“绿在城中”的城市绿心作用。保护海湾森林公园,作为市级重要湿地,将其打造成为新片区的生态绿肺。
2、构建“三主多辅”生态走廊,稳定生态空间骨架
规划3条主要生态走廊,包括大治河生态走廊-近郊绿环,浦奉生态走廊,S3——浦南运河——大芦线(团芦港)——白龙港生态走廊。规划8条次要生态走廊,包括金汇港生态走廊,北护城河生态走廊,金青生态走廊,滨江沿海生态走廊,沿海生态走廊,泐马河生态走廊,小横河——芦潮港生态走廊。
3、打造五片生态保育区,锚固生态空间基底
结合基本农田集中区域,规划5片生态保育区,合理布局水、田、林等生态要素,包括泰日生态保育区,头桥生态保育区,大团四团生态保育区、万祥书院生态保育区,海湾生态保育区。生态保育区作为新片区滨海带状集聚发展走廊与上海主城区之间的生态缓冲,防止城市无序蔓延。
生态网络规划图:
第二节 打造智慧互联、协同共享的数字孪生城市
一、建设面向未来的高标准信息基础设施
1、建设泛在高效的新一代通信网络
坚持“全覆盖、全连通、大容量”的高标准,超前部署5G通信网络,全面推广IPv6互联网协议应用,推进光纤网络万兆覆盖,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近期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支持电信运营、制造、IT等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开展技术、设备、产业研发、服务创新及综合应用示范。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信息网络升级,打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
发挥新片区国际光缆通信节点优势,统筹建设通信机房、通信管线等基础设施;超前布局大容量、超高速骨干光缆通信网络及多场景分层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支撑超大容量信息灵活调度,提升传输网络的安全可靠性。推进已建海光缆扩容,探索布局新的海光缆登陆点,进一步强化海光缆通信枢纽地位,大幅提升国际网络出口能力,提高与国际运营商的互联互通水平。
2、构建全域覆盖的智能感知体系
以道路综合杆等集约化载体为支撑,统筹集约部署支撑城市管理、智慧生活、民生服务、生态环保等涉及多部门、跨行业数据应用需求的共用传感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建设具有场景分析师别、数据管理计算、事件流转和智能推荐等功能的神经元综合感知服务平台,支撑新片区城市管理运行和智慧城市服务。
远期构建泛在接入、高效连接、多维感知数据融合汇聚的全覆盖智能感知体系,部署智能物联终端,探索打造基于海量城市数据自动采集、处理、汇聚、分析、应用的数字孪生城市基础底座。
二、打造功能复合的智慧城市信息平台
1、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管理平台层
以数据驱动,形成智能决策、统一指挥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打造新片区全覆盖的数字化标识体系,搭建虚实映射、实时感知的城市数字镜像平台;建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支撑的智能化使用平台;建设综合监测、协同指挥的城市运行指挥平台,打造可自我优化、可虚实互动的城市操作系统。
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资源目录与标准,构建个人与机构数据账户,搭建多层级数据管理架构,实现*务数据和社会数据的融合、交换和共享。围绕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
2、建设面向国际数据服务的信息枢纽
围绕国际业务转接、跨境数据服务,建设功能整合、模式创新的数据枢纽平台;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产业,统筹建设区域公共算力中心;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构建面向全球的标识解析服务体系。
3、构建数字孪生城市
综合应用BIM、GIS、CIM、3D自动实景精细建模等技术,实现规划、建设、管理三阶段动态循环更新的数据共享互通,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建到底和一张蓝图管到底。
三、培育高效便捷的智慧城市应用生态
1、提供高效透明的智能*务服务
围绕加快*府职能转变,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重点推进涵盖网络、资源、平台等内容的*务一体化,实现*府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深化跨部门*务协同应用,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推动*务服务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务服务的个性匹配、全时在线和智能响应。与城市生活圈融合,提供便捷的*务服务通道,实现“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务服务新模式。
2、建立智能交通监测和管理系统
建设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实现公共交通状态感知、运行调度、信息发布、安全应急的智能化。依托道路感知体系和车联网系统,逐步深化集卡、乘用车、城市作业车等无人驾驶应用试点示范,推进物流、产业等园区无人交通应用。完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实现道路、场站、车辆与人群的交通数据动态监测,实时发布交通服务信息,增强城市交通拥堵预测、交通资源调度能力,实现智慧出行和绿色交通。
推进一体化智能交通管理,深化重要客货运输领域协同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管理合作。建立全球领先的综合交通人流、物流信息系统,大幅提升区域交通组织效率,强化危险品等全流程可视化运输监管,打造高效智慧交通标杆。
3、引导丰富便捷的智慧化民生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发展对民生领域的服务潜力,促进教育、医疗、社区生活等领域的智慧化提升,使市民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融合中外先进教育优势,提供惠及全社会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定制化普惠教育服务,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大力引进国际教育服务资源,协同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搭建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的均等化。建立面向全体市民大规模智慧教育门户,向所有学习者提供集学习工具、微课堂、学习资源于一体的一站式智能学习平台;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挖掘需求,面向不同人群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互联网教育产品。
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医疗。构建面向所有居民的健康信息实时监测服务体系,覆盖全区人口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提供自助式的健康自检服务、公共健康医疗服务、远程健康医疗和移动医疗服务等。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推动治疗向预测预防转变。建立全区医疗物资动态监控和调度系统,支撑快速精确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探索建设面向未来的智能社区样板。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民服务圈和社区物流、无人便利店、社区服务、卫生服务站等智能设施服务圈,实现智能服务触手可及。建设智能感知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智慧楼宇,推广智能照明、智能采暖、智能安防、家庭智能监控、家*机器人等智慧家居应用。
4、构建全要素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
全面推进新片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依托智慧路灯试点等载体建设,明确空气、水质、噪声、土壤质量等生态环境监测传感器,完善对区域内大气环境、水质、噪声、土壤等实时监控,提升环境监管和执法工作科学性。重点提升环滴水湖、滨海森林公园等主要生态功能区域的环境监控管理。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发布平台,加快与全市环境监测发布系统对接,完善对城市生态环境信息数据的实时发布、预警,提升民众生态环境质量感知度。
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卫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加大市容环卫领域移动执法建设力度,提升环卫管理效率。加强新型传感监测设备的使用,实现对区域内环卫垃圾车辆、渣土车辆的日常作业路径、轨迹的实时监控,对建设工地的扬尘、噪声等污染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四、强化信息数据安全保障
加强新片区信息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完善城市安全防护体系。与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加强智能终端、通信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基础架构和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保障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加强新技术应用风险防控,确保各类智能应用的安全;构建区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强化应急响应措施,提升网络安全重大事件的事前预警、事中处置和事后分析与改进的能力;依法合理部署信息采集设备,加强技术防护,切实保障城市、机构和个人信息安全;集聚网络安全人才,创新网络安全技术,加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集成应用,发展信息网络安全产业。
第六章 产城融合的活力新城
响应*策创新,逐步扩大新片区开放程度,探索未来全域开放的*策空间管理模式。构建集约聚集的产城空间格局,促进产城融合。构建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构建未来交通新图景,实现高效便捷、复合畅达的交通支撑。整体超前谋划地下空间利用,提升地下空间功能和环境品质,促进地下空间联通共享。
第一节 推进特殊经济*策区建设
一、打造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包括芦潮港区域、小洋山岛区域、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等三个区域,共五个区块。特殊综保区将实行封闭管理,按照综合保税区有关规定组织围网等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并在空间上处理好与新片区整体的关系。
作为全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将充分发挥“*策高地中的高地”作用,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策和制度,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推进产业链集群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国际投资贸易服务自由化便利化一体化的最佳实践区。
二、探索未来全域开放的*策空间管理模式
对照国际上自由贸易港(区)通行的“境内关外”区域定位,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借鉴香港、新加坡的经验,新片区宜采用*策分区管理模式,做到开放有底、监管有度,多层次、多领域实现五个自由和一个便利。
进一步扩大新片区全域开放程度。在自贸区更加规范化、国际化的管理要求下,进一步全方位进行制度改革创新,定期总结评估特殊综保区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策和制度方面的实施情况和制度经验,在新片区全域范围和更宽领域内探索行之有效的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和*府管理模式。
进一步形成若干特殊监管*策区。结合制度探索,分区域、分时序逐步落实若干特殊监管区,区内参照“境内关外”模式进行管理,强化对全球的辐射能力,建立更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人员自由流动和货物监管制度、更高标准的资金进出便利化制度、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激励制度、更大力度的服务贸易开放制度、更开放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
第二节 建构集约集聚、功能融合的产城空间格局
一、合理引导就业、居住空间布局,促进产城融合
按照主城区体现活力繁华、功能组团体现宜居宜业、城乡社区体现舒适宜人的原则导向,确定片区的人口密度和职住平衡指数。合理引导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促进城镇空间组团化、复合化发展。以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为标准,规划人性化尺度的组团空间规模,强化公共交通网络和慢行系统支撑,实现“30分钟组团、45分钟城市”目标。
1、打造45分钟城市,实现职住平衡指数在-左右
加强公共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布局的耦合关系,以大容量、快捷的公共交通为骨架,形成交通复合走廊,连接各个组团。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组织组团内部交通方式,促进轨道交通与其他绿色交通换乘,有效缩减出行时间。优化配置就业岗位和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引导居住和产业空间融合布局,减少区外通勤比例,基本实现职住平衡。
2、打造30分钟组团,合理布局就业和居住空间
按功能分类确定片区人口密度,匹配岗位密度,落实产业和居住生活空间,实现各层级职住平衡目标。促进滴水湖核心功能片区人口集聚,提升活力;引导综合功能区人口密度,实现职住平衡;提高先进智造片区人口密度,减少长距离通勤比例;适度提高居住功能片区就业岗位配比,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二、打造具有规模效应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保障产业用地规模,积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能级和土地利用水平。
提升产业基地战略承载能力。保障七大前沿制造产业空间,规划临港重装备产业基地(含泥城)、临港奉贤园区产业基地(含平安)以及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大飞机总装产业基地。
促进产业社区融合创新发展。产业社区强调上下游产业融合,注重开放共享,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同时完善配套,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提升产业用地绩效。提高产业能级,逐步清退开发边界外的零星低效工业用地,科学引导现状低效工业园区腾笼换鸟,实现转型升级。
三、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国际贸易、保险、医疗等总部机构集聚,打造多元化、国际化的跨境金融、跨境贸易功能载体,高标准打造若干专业化、特色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供功能多元复合的工作、交流、休闲、游憩空间。
1、依托新片区中央活动区,重点布局金融、总部等功能
重点发展新型贸易、跨境金融、总部经济、航运服务等功能等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拟建设成为集金融、贸易、航运、保险等综合的亚太总部集聚区。以创新金融、科技金融总部为首发业态,构建跨境离岸金融中心。加快吸引新型跨境电商,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海外运营中心,充分融入境外零售体系。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法律、建筑、规划、设计等高端专业人才集聚,发展人才中介服务。依托独一无二的滨海景观资源优势,引入全球各类酒店、大型知名品牌购物综合体,促进多元消费,大力发展海洋馆、水幕电影、水族馆、娱乐中心、水上运动等延伸性业态,激发地区持续活力,打造临港不夜城。
2、依托顶尖科学家地区中心,重点布局研创总部、会议会展等功能
在临港科技城的发展基础上,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大学集聚优势以及人才、信息开放*策,吸引头部企业研发总部及创新中心、科技研发及转化功能性平台、新型科技孵化机构、科技银行等集聚,发挥与世界创新资源交流、交互作用,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离岸科创基地。以顶尖科学家论坛为平台,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实验室、研创孵化平台、科学会议展示等科技创新配套功能入驻,以顶尖科学社区为载体,形成全球科学家思想碰撞和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国际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策源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学成果发布平台、传播科学知识与传承科学精神的文化家园。
3、依托海湾地区中心,重点布局医疗康养和休闲旅游服务等功能
海湾组团依托生物医药高端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和国家森林公园,联动张江药谷和东方美谷,重点布局森林康养和医疗美容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发挥碧海金沙等滨海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布局休闲度假旅游相关专业服务产业。
第三节 建立高效便捷、绿色畅达的交通支撑
构建大运量、高效率的轨道骨架网络和多层次、多通道的道路系统,形成快速衔接区域及中心城的交通网络新格局和绿色交通出行新模式,实现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85%。
一、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构建由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和辅助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并以枢纽锚固轨道交通网络,引导地区高强度建设,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35%左右。
1、构建层次明晰的客运枢纽体系
构建功能层次分明的客运枢纽布局体系,服务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匹配城镇空间结构、支撑多模式公交系统高效转换。依托多模式轨道交通转换节点,规划多个以锚固市域线网络为核心,强化与市域快速公共交通衔接与服务的枢纽。依托主城区轨道交通换乘站和镇区轨道交通站点,结合公共活动中心,规划地区枢纽,作为干线公交组织中心,承担地区客流集散功能。
2、提供便利多样的公共交通服务
以乘客出行便捷为导向,打破不同交通方式、不同运营主体之间的壁垒,建立多元化服务、一体化组织、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公共交通系统。强化常规公交走廊,整合提升城乡公交线网服务水平。提供多样化的公交服务。促进“智慧公交+新能源无人车+智慧骑行共享单车+电动摆渡车”等共享、定制交通模式发展,逐步建立水上公交及旅游观光交通网络,为乘客提供更便捷、更舒适、更体面的个性化辅助公交服务。
3、加大公交场站规划建设与综合利用
公交场站作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包括车辆基地、停车保养场、修理厂等,应充分发挥场站设施建设在公交优先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车辆基地用地。推动立体化建设及综合利用。鼓励停保场与车辆基地立体化建设及综合利用,落实集约节约用地。
二、重构道路系统骨架
构建多层次、多通道的道路系统骨架,加强与长三角和中心城的快速联系,并完善功能组团之间、组团与周边区域干线公路的衔接,实现客货功能有序组织。
实现高快速路网络一体化。完善高快速路网络格局,积极推进市域快速通道建设,研究预留新片区对外高快速通道,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城区、浦东、奉贤等地区的快速联系。
优化地区内部骨干道路网络。完善新片区内部骨干道路网络,强化与外围高快速路衔接,打开主城区道路系统格局,完善主城区外围道路系统骨架,增强主城区与功能组团、城乡社区的有机联系。
控制街坊尺度并提升支路网密度。以蓝绿网络为骨架,街道与广场空间为经脉,形成组团路网格局。在水网密集地带推广“一河一街”、“两街夹一河”等空间组织肌理,创造活力街道界面。明确区域差别化的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和路权分配原则,合理设计道路宽度,重塑街道空间。控制街坊尺度,增加交通广场,建设TOD社区。
三、构建未来交通新图景
从长远着眼、从全局谋划,聚焦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积极运用交通新技术、新装备,探索未来智慧城市的交通发展新模式,实现新片区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完善以需求管理为导向的静态交通*策
倡导“低碳交通、绿色出行”理念,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减少小汽车交通出行总量,推动个体机动交通方式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
积极发展智能停车和共享停车。遵循“总量控制、适度供给”的原则,制定分区差别化静态交通*策,严格控制新片区中央活动区的停车规模。按照“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的指导思想,推广智慧停车系统,加强停车设施的社会共享,鼓励公共建筑停车设施对外开放。
引导小汽车理性拥有和合理使用。加快推进氢能源电池、LNG等新能源技术应用,推动新片区清洁能源汽车全面示范,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新典范”。制定差别化通行*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积极探索和实践租赁汽车及共享汽车等绿色交通出行新模式。
2、营造安全、连续、宜人的高品质慢行空间
完善安全通达的骑行空间、舒适便捷的步行区域和以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为主的慢行网络。
构建连续成网的慢行交通网络。加强居住区内部、重要公共中心周边非机动车道之间的贯通性,满足“休闲+通勤”的复合需求。以慢行网络建设为重点构建整体连续的公共活动路径。
强化安全、宜人的慢行交通环境。采取分隔、保护和引导措施,保障慢行交通安全性。结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商业设施等形成“B+R”立体慢行换乘系统。广泛采用街道静稳化措施,灵活打造“无车街区”。
3、以理念创新和技术发展变革交通组织模式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打造以弹性公交、自动驾驶、智慧物流等为特征的环境友好、按需服务的柔性、智慧交通服务体系,实现交通新技术的示范应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出行体验。
示范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鼓励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交互应用平台,率先规划Maas(出行即服务)技术示范区,加快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实现公交智能调度、公交实时信息查询等。建设新一代交通控制网,实现全面感知、全面控制,推动智能网连、车路协同等先进智能交通技术广泛应用。结合S3沪奉高速、两港快速路建设智慧高快速路,打造“智能道路系统”,建设无人驾驶测试区。
探索智能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通过“互联网+”实现“多点合一、服务同网”的智能物流配送,分拨中心与对外交通枢纽一体布局,社区配送中心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布局,服务生活物资和快件集散。推动“城市集中配送示范区”建设,解决快递车辆通行难、停车难、作业难等问题,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探索地下物流系统方案,建设集卡自动驾驶示范工程,完善多式联运体系。
完善特殊经济功能区交通组织。根据开放程度不同,探索新片区中央活动区、产城融合区域、物理围网区域不同的交通组织模式。特殊综合保税区远期如基于物理围网模式扩大范围,宜优先布局在滨海地区,避开重要的交通通道和枢纽,便于独立管理。并进一步结合电子监管、人脸识别、车辆定位等无感化、智能化技术,创新进出新片区人员管理、货物监管和运输组织模式。
第四节 建设安全复合、互联共享的地下空间
一、分层分区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1、依据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层适度开发
针对地下空间进行分层评估与利用,可分为浅层、中层、深层。
浅层(0-15米)规划应注重区域发展的总体导向和地下综合开发的外延效益,同时兼顾经济效应、地质条件、建设成本和安全性,适度开发。
中层(15-50米)地下空间中,15-30米地下空间适宜性总体较好,建议新片区地下空间开发集中于该层,可布设地下综合管廊、大型地下市*工程、地下道路、地下物流设施、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地下工程。
深层(50-米)地下空间总体适宜性较差,应谨慎或尽量避免进行开发与利用。
2、划分三类分区、促进地上地下功能衔接
地下空间按照重点发展区、一般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实施分区引导。强化重点发展区地下空间联通,集中成片开发。促进一般发展区地上地下功能衔接。控制发展区是地质水文条件差、开发难度大的地区,不适宜建设地下空间。
二、提升地下空间功能和环境品质
建设地下高效物流系统。建设地下管道或隧道,实现货物的高速运输,释放更多的地面空间,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货物运输的通达性和质量。
打造舒适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构建公园式地下空间,通过天窗、下沉式广场、采光天井直接引入自然光,布置绿化和人工流水组织视线、分割空间。创造简洁而富有变化的人性化标识系统。注重地下空间的人性化体验,结合地下步行网络布局商业设施、文化设施、艺术展示等地下公共空间,强化艺术氛围和空间趣味,满足人们休憩、驻留和娱乐的需求,打造充满活力的“地下客厅”。
衔接好各类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市*、交通、人防等设施的地下空间使用要求,处理好建设时序,预留地下连通工程的接口,确保后续地下工程连通。
第七章 宜居宜业的魅力都市
打造世界级、多主题、深体验的文旅先锋,建设世界级的公共设施。营造高品质、有温度的生活环境,提供具有文化艺术内涵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和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充分利用“海湖”资源优势,构建沿海到内陆,从气势磅礴到舒朗开阔渐次过渡的风貌格局,塑造起伏有致的城市天际线,打造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海上城市。
第一节 打造世界级、多主题、深体验的文旅先锋
一、建设世界级的公共设施
对标全球城市建设标准,拓宽国际资本和经验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渠道,满足本地居民和国际就业者、游客的不同需求,提升新片区公共设施能级和国际影响力。
建设尖端前沿的医疗卫生设施。依托前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引入国际领先的优质医疗资源,医院和临床医学中心,包括集临床服务、医疗教育、科研及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医疗综合体。
打造旗舰型的文化会展设施。考虑到未来新片区多元的人口结构,充分满足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吸引国内外游客,规划建设博物馆、音乐厅、大剧院等高能级文化设施,全面提升新片区文化服务品质。其中,环滴水湖区域将重点布局文化艺术、会展博览功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复合型文化中心。
引入国际化的教育科研机构。积极建设符合新片区定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科技创新人才进修机构,鼓励国际一流教育院校与国内机构合作办学或独立办学,包括中小学和大学,使本地居民和境外人士能够同等享受优质国内和国际教育资源。
完善专业化的运动体育设施。建设滴水湖帆船帆板基地等水上运动基地,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推进临港体育中心、奉贤足球训练基地、奉贤碧海金沙运动休闲中心等专业化设施建设,完善主城区、海湾和奉城组团综合性体育设施的布局和功能,建设若干个专项体育场馆。
二、提供高标准的公共服务
提供高标准、特色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提升公共设施国际化服务能力。借鉴迪拜乐园、新加坡圣淘沙岛等发展模式,以多主题旅游品牌为基础,关联其他产业,拓展“旅游+”产业集群,提供延伸服务,让游客“留下来”。
完善休闲旅游服务。对标国际标准,面向未来,通过“旅游+”战略,融合相关产业,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和旅游国际竞争力。设置旅游集散中心,优化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系列服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住宿服务,将酒店作为地标性建筑的重要载体,明确高能级和特色化的酒店集聚区。
丰富多元消费体验服务。建设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地标性商业综合体,配合*策空间分层的免税措施,打造具有全球辐射力的高人气免税消费天堂以及国际海员俱乐部等旗舰项目,完善机场和邮轮港中转免签等旅游支撑服务。
精准配套专业的医疗康养服务。结合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制造+服务”的布局,扩大医疗服务开放,建设国际服务医疗集聚区,允许国际品牌的新型医疗服务在临港应用;依托国际级医疗基地,将新片区打造成为本国境内关外的医疗康养旅游目的地。
探索开放型艺术交易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提供面向全球的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允许外资拍卖企业经营文物艺术品。探索推动艺术品保税交易、艺术品第三方鉴定评估平台建设,设立环球艺术产业交易港等艺术品拍卖与交易中心等,为世界艺术品爱好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打造深体验的文旅活动
结合地区特色和功能,通过文旅软实力提炼新片区文化精神,扩大临港品牌影响力。
策划多彩节庆活动。强化在地文化特色,以历史民俗、乡土特产为抓手发展全年的节庆活动;彰显海陆生态特色,发展滨海、森林、乡村等主题的马拉松线路,结合“世界候鸟日”、“大学生观鸟节”等观鸟节庆活动,发展深度生态旅游;突出地区文旅特色,依托对接国际、沿海优势发展音乐、海洋品牌。
承接专业体育赛事。借助新片区沿海的资源条件和区位特征,引入并发展国际帆船、赛艇、摩托艇等水上运动,建设临港帆船帆板等水上运动基地,打造高品质水上运动中心。提高办赛能级,积极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项运动赛事。结合国际知名体育俱乐部等项目落地,建设体育赛事IP交易平台,开拓新片区在运动体育方面的新领域、新业态。
举办高端国际峰会。围绕自贸区产业发展和开放引领的科技研发需求开展以科创、文创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围绕自贸区对标国际、高质量发展的诉求,结合“世界城市日”开展国际性论坛。
探索先锋文化交流。简化跨境文化交流手续,举办文化艺术展示、先锋艺术交流、国际学术论坛、音乐节等文化艺术展示,将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海纳百川、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阵地。
四、培育多主题的品牌项目
打造“海洋文化”品牌。依托临海见海的优势,以南汇嘴观海公园联动岸线与滩涂生态空间,增加海洋文化内容供给与文化交互空间,植入观海、观鸟、观日出、观星等主题活动,建设“长江口二号”沉船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等海洋主题馆群,丰富海洋文化内容与展示互动体验。
树立“未来科技”品牌。依托前沿科技研发制造基地的优势,在现有的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等基础上,结合特斯拉超级工厂、中国商飞机场南片区、洋山港航运贸易特色,打造智能软件工程师乐园等品牌项目,形成以智能制造、天文观测、等为内涵的“未来科技”旅游品牌。
强化“乡村生态主题”品牌。深入挖掘江南文化遗存,结合奉城、大团、四团等历史风貌区和古村聚落保护,提升文化要素的展示宣传;整合森林、田园等生态资源,策划大团桃花节、海湾旅游风筝会和梅花节、鲜花港的郁金香展、青村的*桃文化节以及金汇的东方美谷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第二节 营造高品质、有温度的生活环境
一、提供高品质公共空间
以多层次、网络化、人性化、全覆盖为导向,结合新片区海湾、森林、田园、水网、古镇等自然人文特色,构建公园绿地系统、组团蓝网绿道、滨海景观休闲廊道,丰富公共空间文化内涵。
1、构建米进公园,1.5公里进林带,5公里进森林的公园绿地系统
构建“区域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的四级宜人便民的公园绿地系统。
规划建设南汇嘴公园等6个区域公园,滨海森林公园等3个城市公园,24个地区公园以及若干个社区公园。至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街道%林荫化,绿地米半径居住用地覆盖率达90%以上。
2、完善“通江达海”的绿道网络
规划依托生态走廊和主要河道,构建市、区两级通江达海的骨干绿道网络,总长度约.29公里。市级绿道形成“两横三纵”结构,长度约.01公里。“两横”为大治河绿道和团结港绿道。“三纵”为金汇港绿道、三团港绿道、东引河绿道。区级绿道主要沿北宋河、泰青港、奉新港、南门港、浦南运河、人民塘、浦东运河、四团港、石皮泐港、泐马河、团芦港、随塘河、北护城河、九四随塘河、橙和港等河道设置,长度约.28公里。
3、提升人性化设计和公共空间文化艺术内涵
总体上遵循尺度亲切宜人、环境全龄友好、文化特色彰显的基本原则。以10-15分钟慢行距离为导向,控制组团和城镇社区尺度,打造小尺度、密路网的街区,促进空间融合布局,提升空间活力。注重街区、邻里空间设计,合理布局休憩设施和无障碍设施,提供全龄友好的空间环境,促进交往,增添城市活力。注重城市家具和空间艺术化设计,突出历史记忆和地方特色,彰显海洋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二、打造有温度的社区生活
1、营造宜居宜业的社区生活
完善多层级、全覆盖的城镇社区生活圈。按照步行5分钟-10分钟-15分钟构建多层级社区服务体系,完善就近服务,营造环境友好、设施充沛、活力多元的社区生活圈,满足5-10万人的生活服务需求。5分钟圈层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配置幼儿园、为老服务设施、街头绿地、社区服务站、小型健身场地、快递货物集散站等设施。10分钟圈层促进社区交往,配置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综合运动场、社区食堂、便民市场等设施,重点建设邻里交往空间。15分钟圈层为市民提供就近就业空间和机会,集中配置中学、医疗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商业、专项运动场等配套设施。构建均等有效、慢行可达的乡村社区生活圈。以2公里左右为半径,构建30分钟步行可达的乡村社区生活圈,配置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性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满足文化交流、卫生服务等基本需求。提倡城郊乡村共享城市教育、
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提供多元有序的住房保障
按照实际人口居住需求,适当考虑境外人口的居住需求,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的规模,确定住宅用地的开发强度,确保城镇住宅可持续建设。
针对新片区人才结构特点,提供多元住宅产品。面向顶尖科学家等高端人才,量身定制精品住宅与乡间特色住宅,打造顶尖科学家社区等国际未来社区。面向主导产业从业的青年人才,探索地铁上盖开发新机制,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供应高品质人才公寓、单身公寓、创业LOFT等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提供适合家庭居住的多种住宅产品,适应不同类型创新人群的多层次住房需求。
建立“住有所居”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住房结构,加大中小套型住房供应,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先租后售、租售并举等住房保障制度,新增住房中*府、机构和企业持有的租赁性住房比例不低于25%。
第三节 塑造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海上城市
以塑造海上未来城为总体风貌导向,充分利用“海湖”的独特资源优势,形成从海上看城市的新视角,构建海湖与城市共融的城市形象。
总体城市设计引导图:
一、构建沿海到内陆、从气势磅礴到舒朗开阔渐次过渡的风貌格局
滨海形成总体集聚的现代化城市形象,向内陆腹地逐步舒展。着力打造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及滴水湖周边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功能集聚区域国际化城市形象,彰显未来都市风貌。沿海分别向北侧和西侧展开,集中布局前沿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和商务服务功能,打造综合区和海湾功能组团的滨海科技风貌。两大产业基地作为过渡,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展现工业科技美感。内陆结合奉城组团以及城乡社区,依托古镇风貌和蓝绿交融的大地景观资源,打造江南田园水乡景观风貌。
1、依托湖海交融特色景观,打造未来都市风貌区
以主城区东部为主的区域,重点打造彰显具有国际风范、滨海特色的主要城市窗口,凸显现代都市魅力。落实密路网、步行优先的活力城市空间,打造商业、办公、娱乐、居住、公共服务、绿色开敞空间多元交融,天全天候持续活力的公共中心,营造兼具温度和影响力的空间体验,塑造可识别的滨海特色。以高密度、中高强度开发为主导,沿东海大桥、市区视线等主要视线通廊,塑造起伏有致的城市天际线,形成簇群错落、气势磅礴的未来都市形象。
2、展现工业科技魅力,塑造先进制造风貌区
主要包括重装备产业园区、临港奉贤分区等以生产空间主导的片区,展现产业基地、制造园区的规模化、模块化、科技感空间格局。以多层低密度的现代建筑为主,探索母题单元模块的基本尺度、功能配套和变换组合模式,以适应未来不同情境下的生产制造需求。科学组织人、机活动路径和空间,创造智能科技引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先进制造风貌区。
3、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打造滨海科技风貌区
主要包括杭州湾沿岸海湾功能组团和主城区北侧综合区。利用杭州湾地区滨海沙滩、森林等生态生活岸线资源,依托滩涂、森林、科创三大核心元素,打造上海独一无二的滨海“科创森林”。构建开放式、复合型的生态网络,与中密度、立体化、复合化的科创空间相融,通过多条垂海的绿色廊道,营造生态最大化的科创环境,突出活泼有趣的非正式交往空间,激发创新活力。让森林生态吸引对环境高要求的科创企业及创新机构入驻,形成可持续的“科创森林”模式,打造滨海科技风貌区。
4、传承海派古镇文化,营造田园水乡风貌区
主要依托奉城、青村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形成延续历史文脉、引入符合现代生活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形成文化与时尚相融合、具有活力及吸引力的宜居历史社区。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北部广袤的农业郊野风光,构建自然田园与古镇村落交融的江南水乡传统村镇模式,形成具有生态保育、休闲观光的古镇田园水乡风貌区。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二、打造具有显示度和独特性的景观节点
沿滨海发展廊道打造若干特色鲜明、形象凸显的门户景观节点、服务功能节点以及古镇风貌节点。
1、打造立体化、地标性、未来感的中央活动区门户景观节点
重点打造环湖面海的城市界面,突出地标建筑的未来感,塑造大疏大密、有显示度的门户景观节点。强调公共空间的通达与沿街界面的开放,促进功能融合和人际交往,打造天、24小时不间断活力街区。建设蓝色海湾,突出海洋文化要素,突显滨海标志形象,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滨海公共空间。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开放空间,形成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通过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复合利用,基础设施下沉,释放更多空间用作公共活动场所。
2、打造艺术感、交互性的顶尖科学家社区景观节点
在海港大道与夏涟河交汇处设置地标建筑,打造与众不同且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将科技、艺术、智慧、交互等元素在建筑设计中予以体现。通过布局口袋公园和屋顶花园,打造多层级的立体步行网络和协作式创意孵化空间,塑造舒适办公和生活环境,形成富有韵律的空间秩序,提升社区生活的体验感,满足高端科技人群需求,定义新一代城市生活。
3、打造绿色舒缓、自由灵动的综合区景观节点
围绕交通枢纽,结合TOD开发模式,形成两处城市地标。建筑设计强调与绿色生态相协调,以葱郁的花园式环境、灵动的景观空间为特色,植入创新功能,打造创业者、青年留学生、研究者汇聚一堂激发创新的活力空间。打造步行友好型街区和开放共享的交流互动空间,从屋顶花园至庭院花园,再到沿园区道路周边的绿化景观,形成全方位立体的景观空间,为创业者、青年留学生和研发人员提供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的自由天地。
4、打造自然精致、舒适休闲的海湾旅游度假景观节点
充分利用丰富的海岸线资源,重点打造海湾森林公园和碧海金沙两大核心区域,通过高端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滨海休闲度假建筑群。建立完善步行系统,构建垂海通道,联通腹地公共空间,布局多样活动场所,打造开放共享、自然精致滨海开放空间。强化地标节点,突出海洋文化与生态文化要素,形成具有标识性与场所感的滨海特色度假区。
5、打造生态化、历史感、人文气的田园古镇景观节点
延续临水而居的江南水乡传统村镇模式与建筑布局肌理,协调水网田园与大地景观风貌,形成以小尺度、低高度、中密度的建筑风貌。保护盐商与海防历史格局,将历史元素融入文化空间与场所中,丰富盐商海防文化的认知与体验,打造健康有趣的户外活动场所,塑造枕水而眠、临水而憩的公共空间。
三、构建面向大海、垂直渗透的景观廊道
建设“依城临海”的滨海休闲景观廊道。结合腹地功能和不同区段岸线特色,合理利用生态、生活海岸线资源,自西向东依次形成生态休闲景观、工业岸线景观、都市游憩景观,营造集生活、生产、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多彩滨海岸线,规划生态保育、自然野趣、休闲游憩、海滨广场、游乐沙滩等多彩户外活动空间,构建集城、林、湖、海于一体的滨海景观休闲廊道。
打造“九廊连碧海”的垂海渗透景观通廊。结合片区核心服务功能,打造主要公共活动动线,形成九条垂海景观通廊,将滨海自然生态景观引入城市片区中心,串联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和广场公共空间,促进滨海景观资源向腹地渗透。
四、塑造富有韵律的城市天际线
塑造从沿海到内陆,从中心到两翼逐渐递减的天际轮廓线。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及滴水湖周边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功能集聚区域为五级高度分区,向外高度递减。
沿海界面,标志突出、起伏有致。全方位把握天际线韵律,创造极具辨识度的城市轮廓。在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凸岸转折点和市区视线通廊交点布置地标建筑,建筑高度在全市仅次于陆家嘴高层群。北翼结合TOD开发及新片区中央活动区,规划布局标志性建筑。南翼营造面向东海大桥视线节点。
环湖界面,平缓舒展、尺度宜人。对于环湖一环带建筑高度,按照“一、四街坊低,二、三街坊高”的原则进行控制。一街坊高度可借鉴外滩国际滨水区形象,形成街道空间宽度与高度比例为1:1,滨水尺度宽度与高度比例为2:1的宜人尺度。二、三街坊按照15°视线夹角,形成最佳视觉效果。四街坊高度,考虑到充分发挥二环绿带景观作用,增加可视街坊范围。
五、营造和谐统一、魅力彰显的城市色彩
借鉴国内外城市色彩管控经验,实行分区分类管控。新片区的城市色彩以低彩度、中高明度的颜色为主,建筑主色调彩度不宜过高,明度不宜过暗。
1、实行色彩分区管控
重点地区:主要为新片区中央活动区、重要滨水区与开放空间、各片区公共活动中心及其他重点地区。应加强色彩方案比选,提升城市色彩品质,通过附加图则进行管控,并结合色彩导则进行合理引导。
一般地区:主要为居住社区和产业园区等。应增加色彩管控内容的审批流程,进行通则式管控。
特殊地区:主要为青村古镇等历史风貌区域,实施严格的色彩管理,对现状色彩进行色谱采集,严格控制规划地区建筑色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通过附加图则进行管控,并结合色彩导则进行合理引导。突出对保护建筑、历史环境的尊重和延续。
2、实行色彩分类引导
基于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整体风格定位,形成协调富有变化的城市色彩氛围。根据建筑的类型、尺度、功能等差异,进行色彩分类引导。
商业办公建筑:高层商办建筑着重强调建筑色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宜采用低彩度的中性色彩为主,如蓝灰色、青灰色、金属色等,凸显建筑的现代感和未来感。同时,鼓励多样化的立体绿化方式,提升建筑立面色彩的丰富度。
科技文教建筑:以体现文化味、艺术性、未来感为主,宜采用蓝灰色、金属色、白色、砖红色等色彩。中小学等文教区在整体主基调色彩下可搭配轻松明快的色彩。
住宅建筑:多层及高层的住宅建筑色彩凸显宜居环境和人文关怀,宜采用中明度、中彩度的复合色,如米*、浅灰、浅砖红等,避免出现高纯度色彩。
产业建筑:产业园区建筑色彩凸显智能制造和科创研发的特点,宜采用中高明度、低彩度的色彩为主,如金属灰、浅蓝色、浅砖红等。同时,为了避免因产业园区建筑体量过大造成的空间单调,可适当进行色彩变化和组合,并鼓励采用立体绿化装饰立面。
第八章 规划实施
一、高效推进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建立由“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构成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新片区国土空间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综合性空间规划。单元规划应落实新片区总规要求,打破现有镇级行*边界统一有序开展编制。建立由决策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的绿色通道机制,高规格、高效率、高品质地推进新片区重点地区控规以及重点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审批工作。在各级空间规划中应强化总体城市设计对新片区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明确相应的城市设计管控要求,提升规划设计品质。
二、形成有弹性的规划土地动态管理机制
及时跟踪新片区未来*策的落实和辐射程度,建立年度评估、五年评估和重点领域专项评估组成的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相关实施策略,在空间上积极做好对新*策、新机制的响应,并指导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高新片区各级空间规划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能力。探索更具弹性的土地混合利用方式,满足市场灵活度和项目差异化需求,针对不同类别的混合用地,设置不同的物业持有要求,相应地实施差别化的供地方式和地价*策。优化国有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规划各类公共要素的落地实施,加强产业准入、绩效评估和土地退出监管,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规划实施的用地资源保障能力。
三、加强资源利用年度计划的*策倾斜力度
根据空间规划明确的近期重点建设地区以及重大项目,确保资源利用年度计划向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倾斜,确保新片区近期建设的集中度和显示度。新片区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每年初制定实施,年中可按需对土地储备计划进行增补,储备土地涉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减量化脱钩,通过市净增空间予以落实。对新片区范围内用地计划需求予以应保尽保。
四、简化各类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流程
推进新片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最大限度简化新片区各类建设项目审批环节。针对产业类项目,在完成规划条件和设计方案全面审核后,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合并为用途管制许可证。按照“约束指标+分区准入+地类管理”的用途管制方式,综合考虑项目类型、用地规模、建筑高度、环保要求等要素,制定项目空间准入的负面清单,提高管理弹性。严格按照城市设计管控要求开展建设项目管理,提升建筑项目品质。
五、加强规划监督和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按照“目标—指标—策略(机制)”的基本框架,自上而下逐级传导和分解规划目标和指标,并通过新片区城市发展战略数据库平台,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跟踪监测,规划核心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执法监管,强化建设项目批前及事中事后监管,健全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发现查处长效机制。建立动态监督预警机制,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互联网+监管”体系,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