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一剑,铁杵成针”,自年万源市打响脱贫攻坚战役以来,通过高位布局加大“推动力”,*建领航发挥“牵引力”,结对帮扶催生“传动力”,多维引导激活“内动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如今的万源,村组路、连户路蜿蜒起伏,集中供水点、分户微水窖星罗棋布,新村聚居点、独立小洋楼错落有致,青脆李果园、富硒大茶园等特色园区清香弥漫,旧院黑鸡、板角山羊等珍硒畜禽声名远播。处处洋溢着“*旗飘扬、基建飘洒、产业飘香、活力飘逸”抓*建促脱贫攻坚的战斗气息。
高位布局加大“推动力”
“必须坚持把*建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把*建活力转化为脱贫动力,把*建成效转化为脱贫成果!”自年以来,万源市委坚持高位谋篇布局,着手谋划脱贫攻坚工作,以“把抓好*建作为最大的*绩”为导向,“抓*建促脱贫攻坚”应运而生,汇聚出“当年红*用鲜血和生命打赢万源保卫战、今天我们用真情和汗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万源声音”。
“一石激起千层浪”。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万源市迅速出台抓*建促脱贫攻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方案,各类奖惩规定同步亮相;在高位布局推动下,万源市31名县级领导靠前指挥,个基层*组织勇于担当,个驻村工作队迅速就位,1.2万余名*员干部尽锐出战,家企业(商会)慷慨解囊;88个国家、省、市级帮扶单位倾情驰援……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现在通到了家门口,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当万源市太平镇牛卯坪村“村村通”实现后,当地老百姓望着开进村里的汽车个个喜笑颜开。为了让当地早日实现“村村通”,万源市委书记吴晓勇在全市下达“战前动员令”的同时,以牛卯坪村为示范点,组织帮扶干部及当地群众将村组道路修至山顶,开启当地“闲置资源+新型业态”“脱贫资金+工商资本”“龙头企业+贫困农户”创业增收脱贫路。
在万源市大沙镇青山村,万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倪欣带领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进农家、转田坎、话脱贫,紧锣密鼓实施“堡垒工程”“基建工程”“增收工程”“民心工程”,为当地因地制宜开辟出一条“和美青山”“诗意青山”“阳光青山”的脱贫之路。
“每跨过一道‘坎’,都有刘主任一份情!”万源市旧院镇大伦坎村*员干部群众亲切地称联系该村的万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忠为自家人。从抓*建促脱贫攻坚那时起,刘家忠就坚持从“升级”*群服务中心入手,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攻坚,把收集和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强堡垒、抓基建、育产业、惠民生”的具体行动。
铁矿镇双坝村是万源市*协主席杨晓波“责任田”之一。在抓*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杨晓波身先士卒,广泛收集和认真办理*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带领机关干部职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广大群众看着率先在农村用上管道天然气,以及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和连片种植的猕猴桃,无不真心点赞。
“现在各级领导经常到村里来,感觉就像亲戚来家里了!”近几年生活的巨大变化,让万源市不少贫困村村民们脸上笑容越来越多。自脱贫攻坚以来,万源市认真落实县级领导蹲乡、帮村、联户的“责任田”制度。县级领导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进村入户看住居问吃穿、看产业问收入、看生产问需求、看精神问打算,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销解”难题,推动大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展开,万源市明确个帮扶单位和“24条硬措施”,每年细化一批改善群众出行、饮水、住居等专项扶贫方案。为推动抓*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万源市创新建立“六个一”包片指导责任制,形成“县级领导走在前、攻坚破难抓在先”的“万源模式”。
万源市坚持“把基层*建作为最大*绩、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责任”,县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到村讲一堂专题*课。通过一线上*课的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攻坚共识,补齐工作短板,致力把抓*建促脱贫攻坚要求转化为每名*员的具体行动,从而带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
“聚焦靶心,聚拢共识,聚合力量”。近年来,万源市*代会、人代会、*协会都围绕“—年集中攻坚、年整县摘帽、年全面奔康”这一战略部署定思路、定目标、定措施,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协委员“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等活动,全市余名县级“两代表一委员”不辱使命,每年都提出了系列提案、意见和建议,极大地丰富了抓*建促脱贫攻坚的时代内涵。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进入“后扶贫”时期,万源市牢牢把握“一摘四不摘”要求,迅速研制以稳定“三支队伍”、实施“四大工程”、强化“三项保障”为重点的接续帮扶“十条措施”,县级领导一如既往冲锋在前,奋力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榜样催生力量,头雁引领前行”。万源市委、市*府、市人大、市*协领导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各级干部自愿立下“愚公志”、主动啃起“硬骨头”、纷纷打出“组合拳”、推动形成“合围势”。年底,万源市个贫困村华丽转身,创建省级“四好村”31个,圆满实现“摘帽”。
*建领航发挥“牵引力”
走进“中国硒部茶园走廊”万源市石塘镇瓦子坪村,红色“大茶字”涵养茶品,褐色“大茶书”传承茶道,银色“大茶壶”浸润茶人,绿色“大茶园”释放茶香,处处留下“*旗飘扬、茶叶飘香”抓*建促脱贫攻坚的时代印迹。为“抓好两头、带好中间”,万源市先后在“两路一线”“一片三带”创建“示范*建”,创造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抓*建促脱贫攻坚“万源品牌”。
“万源基层*建工作富有地方特色!”“脱贫攻坚效果好!”“抓*建促脱贫攻坚融合度高……”诸多调研团队到万源后,对万源市抓*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一致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配强抓*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力量,万源市创新建立市委、片区、乡镇(部门)、村(社区)“四级”联动组织体系,选配*建工作力量名,此举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宣传推荐。随后,万源市根据县级部门改革和乡镇行*区划、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情况充实力量,构建起“市委抓总、片区督导、乡级统筹、村级落实”的抓*建促脱贫攻坚“万源格局”。
为提升基层*建与脱贫攻坚“融合度”,万源市创新研制“*建扶贫10﹢模式”,同步编印(更新)套“题库”、2万册“口袋书”,建立“每月一学、季度一测、半年一比、年终一评”机制,全市基层*组织书记带头做起抓*建促脱贫攻坚“10道应用题”,推动基层*建与脱贫攻坚目标融合制定、力量融合安排、工作融合推进。
“顺应时代发展,突出*建惠民”。万源市因地制宜开展“标准*建”“示范*建”“边界*建”等创建活动,推动了基层*建与脱贫攻坚互动“双赢”,在上级巡视巡察和考核评估中,万源市基层*建跻身达州各县(区)前列,脱贫攻坚连续3年荣膺全省先进县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县。
“基层组织变强,脱贫攻坚落实更快。”万源市坚持以*支部标准工作法为统揽,认真落实“五个基本”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建”,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整体“摘帽年”期间,县级领导带头驻村“听音”、蹲户“夜访”、一线“把脉”,实现67个软弱涣散*组织晋位升级,交出“战疫大考”等最美答卷,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等媒体宣传推介。
在推进“红色*建”中,深入万源人骨髓的红*精神得到生动彰显,先后建起以弘扬红*精神为主题的“红色驿站”,以学习李林森精神为主题的“组工林”,以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性教育基地,《红色万源,一座不应被历史遗忘的英雄之城》入选四川省干部培训好课程,反映周永开“扎根大山、愿为树根作底肥”的先进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万源市玉带乡把毛烟引到通江县原芝苞乡,芝苞乡把水稻高产技术带到平昌县镇龙镇,镇龙镇把南江*羊饲养技术传到玉带乡。”玉带乡*委书记*光宇说,这是边界*建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城乡基层治理的强力推进,万源市充分利用本地区位特点,创新建立组织联建、队伍联管、基建联动、产业联育、民风联塑“五联”工作机制,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抓*建促脱贫攻坚“红利”。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在推进“民生*建”中,各地各单位联袂开出实地勘测、规划编制、项目申报、配套实施“大处方”,先后改造国省干道和县乡公路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新建连户路公里,其里程可环绕万源市版图4.5周;新建集中供水工程处、分散供水工程处,其水域面积是后河城区段水域面积的一半;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9.3万余户,所涉面积相当于万源城区居民住居用地面积的2倍……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确保贫困群众不因“疫”返贫,万源市大力推进“温馨*建”,快速研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八个一”措施等文件,组建82个临时*组织及“挎包”防疫队、“摩托”配送连,为群众配送蔬菜、清油等急需生活物资余批次,种子、化肥等春耕农用物资吨,尤其是“三个一批”破解滞留农民工就业难题在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一副拐杖撑起自强脊梁,百名员工倒映乡愁情结,千亩茶园播撒振兴希望!”年,一部以“农民工*建”为主题、以返乡创业的兰松安为原型的“微纪录片”在万源市各地“热播”。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万源市聚焦14万农民工这支脱贫攻坚生力*,量身研制农民工*建“六大行动”等方案,对外在浙江、北京等流动*员集中地建立8个*支部,对内建立“农创客——后备力量(*员)——村干部”递进培养链条,注入抓*建促脱贫攻坚“新鲜血液”,同时实施村集体经济“清零达标”工程,带动了群众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建是*,脱贫是本!”万源市官渡镇*委书记袁道勋道出了乡镇、部门*组织书记的真实感悟。万源市创新推行“年初建账明责——年中查账促责——年末交账验责”闭环运行管理模式,出台抓*建促脱贫攻坚项目化管理办法、绩效指数管理办法,每年初设置60余项初始指标,建立月度工作清单制,推行“督导工作法”,倒逼工作落地,此举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宣传推介。
结对帮扶催生“传动力”
“脱贫攻坚,帮扶当先”。年,万源市开展“万名干部联万家”活动,为顺应大势、精准“接轨”,成立了万源市帮扶力量协调小组办公室,精心定制结对帮扶办法,把每月第一个工作日确定为“爱心帮扶日”,印制驻村帮扶手册,全面吹响县级领导包乡结对、乡镇(部门)领导包村结对、*员干部包户结对“三轮结对”帮扶“集结号”,驶向抓*建促脱贫攻坚新高地。
“啃‘硬骨头’的事分给我!”“固执的那户村民我去做工作”……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万源市各帮扶单位始终坚持把机关搬到村头、把规划落到户头、把帮扶定到人头。帮扶单位负责人带头,用初心描绘贫困群众“微心愿”,用使命勾勒*建惠民“效果图”,用担当书写脱贫攻坚“出师表”。帮扶干部精准制定“一户一策”,撸起袖子、卷起裤腿、背起挎包、装起爱心,唱响同聊家常、同做饭菜、同搞卫生、同转田坎、同算收支等“帮扶曲”。
“对照扶贫*策知晓率、脱贫指标达标率、贫困群众满意度3个%要求,本周双休日自行补课……”针对部分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不足等情况,万源市在各乡镇、部门创新开办“干部夜校”,围绕“一超”“两不愁”“三保障”等要求,突出“进农家、说农话、办农事”等重点编写教材,开设抓*建促脱贫攻坚“特色课堂”,通过现场讲授、专题讨论、模拟演练,焕发出“加班加点保业务、主动挤时去蹲户”的帮扶热情。
年,万源市创新研制《万源市超常推进脱贫攻坚十条奖惩措施》,得到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在全省通报、供互学互鉴”肯定性批示,万源市随后掀起了“领导点评与乡镇互评+赛日常与赛现场”的“双评双赛”热潮,又进行了脱贫攻坚“季度达标评定”,持续向帮扶干部传递“做好帮扶事、确保满意度”的强烈信号。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到方家梁看一看!”抓*建促脱贫攻坚初期,面对“相关要求口径不一、痕迹管理参差不齐”等困惑,作为统筹管理全市帮扶力量的万源市委组织部,对定点帮扶的原青花镇方家梁村通过帮到“点”抓基建、帮到“根”兴产业、帮到“心”转观念,使方家梁村率先跻身达州市脱贫攻坚示范引领区,成为万源市抓*建促脱贫攻坚“帮扶模板”,其“外引内激、合力攻坚”等做法被《农民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宣传推介。
“东西南北喊响齐步走,‘第一书记’当起排头兵”。在脱贫攻坚大潮中,诸多“第一书记”冲锋在前,发挥着重要作用。原茶垭乡李家沟村“第一书记”李兴柯组织群众发展旧院黑鸡;时任魏家镇石坝村“第一书记”马召*发动群众栽植青脆李、兴办酿酒厂,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任固*乡大岭包村“第一书记”孙家国带领群众实现“*建撑起大岭包、脱贫鼓起大钱包”目标;大竹镇荆竹园村“第一书记”高轩组织群众搞基建育产业,被评为全省“优秀第一书记”。
万源市坚持用“大盘子”理念统配帮扶领导,用“匹配度”方式选配“第一书记”,用“链条式”办法搭配驻村干部,选优配强贫困村“5+2”、非贫困村“3+2”帮扶力量,先后选派、期满轮换驻村“第一书记”人次,联合《四川*的建设》杂志社举办“寻找身边最美第一书记”活动,推荐省委表彰“第一书记”28名,万源市“五个一”帮扶工作在全省连获2个“好”等次。
“吃刨汤肉、喝苞谷酒、摆龙门阵、销土特产……”越是后期越显帮扶“温度”。万源市各级帮扶干部始终坚持联系电话、常住地点、真实愿景“三先留”,严格“一户一策”定清、*策到户讲清、委托事项办清、心理压力疏清“四必清”,注重传统节日及时问候、民事代办及时帮助、红白喜事及时到场、天气变化及时提醒、重大市情及时通报“五及时”,为群众兴办了一大批惠民好事和民生实事。
面对农村“部队”缺少“*策明白人”等困局,为缓解“阵容最大、时间最长、访群最多、问责最严”的督查压力,万源市因地研制“两个优先、两个不用”八条措施,出台乡村干部优先“八条措施”,尤其创新建立“反向约谈”机制,被《人民日报》重磅宣传,开启“人往基层走”的“万源先河”。
“入户狗不咬,见面说个笑,见屋知锅灶,家底全知晓!”抓*建促脱贫攻坚后期,万源市精心组织“百日大冲刺”“摘帽大决战”等行动,同频开展“跟班”指导、“轮班”督查、“夜班”随访,常态推进“回头看”“回头帮”“回头访”,把“爱心帮扶日”扩大到“每周入户不少于1次”,实行“县级领导和帮扶单位‘一把手’离万、乡镇主要负责人离乡、‘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离村”审批备案管理,始终保持强大帮扶力量。
“选拔任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是推动抓*建促脱贫攻坚的风向标。”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熊江成说,抓*建促脱贫攻坚以来,万源市先后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名,85后科级领导干部占比67%,位居达州各县(区)第一,我们将继续推行年轻干部向基层一线聚集、绩优干部向市级部门推荐的“双循环”干部选任模式。
“有了帮扶人,在哪都放心!”“工本费都不要怎么要得哟。”“每回来都买些吃的,你们各人还有一家人……”7年栉风沐雨,7年倾情帮扶,7年沧海桑田,生动上演干群结对帮扶的“万源故事”。
多维引导激活“内动力”
“路变平了,水更清了,住更好了,再不脱贫就没面子了!”在广袤的万源乡村,抓*建促脱贫攻坚这7年,就是一次群众观念“大洗礼”的7年,也是一场干群同心“大会战”的7年,更是一轮改天换地“大嬗变”的7年……
抓*建促脱贫攻坚初期,很多村民思想还没转变过来,常常会因意见不合不欢而散,为改变这一现状,万源市大力推进“精神脱贫”,开通入户宣传、鼓励创业等“精神领跑”频道……
“聚精会神抓*建,勠力同心促脱贫”“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为打好“精神脱贫”牌,万源市从会议宣传入手,从夜校教育着力,在乡村要道广泛制作“旗碑”宣传栏,在全市精心制作《*建映红脱贫路》《振兴》《父子尖兵》《多彩长田》等专题片,很多村贫困群众发起“说脱贫、就脱贫,脱贫攻坚不等人,你能行、我也行,奔康路上抢先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