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泰顺拾古廊桥
TUhjnbcbe - 2021/6/20 19:23:00
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泰顺,位于浙江南部,隶属于温州市。明景泰三年(年)置县,景泰皇帝赐县名“泰顺”,寓意“国泰民安、人心效顺”。

泰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造就了厚重鲜明的人文积淀,其中最享声誉的就是其拥有的廊桥文化。

泰顺是“中国廊桥之乡”,古廊桥的数量、保存质量以及建造历史、艺术价值都堪称世界之最,为中国古代拱桥的代表。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据记载,到年底,全县共有座,其中解放前修建的座、明清廊桥30多座。

泰顺主要廊桥分布图(网络)

泰顺廊桥造型古朴,结构精巧,按类型分为叠梁(编梁)木拱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木伸臂梁廊桥、木平梁廊桥、石拱木廊桥等。泰顺廊桥的始建年代可追溯至明中期,有较典型的地域特殊性及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泰顺现存各类廊桥32座(又称46座),分布在县域内大小溪流上,年被浙江省文物局甄选其中19座代表性的桥梁,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国家文物局又将其中的15座廊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廊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一种桥梁类型。泰顺地处浙南山区,境内山峦连绵,沟壑纵横,溪流密布,交通极不便利,山路古道构成了连接内外部的主要通道,而“遇水搭桥”便成为了先祖们的必然选择。按照当时的约定俗成,在相隔一定里程的石路边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在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晒雨淋的侵蚀,还能起到风雨亭的作用。几百年来,泰顺人一直称木拱廊桥为"蜈蚣桥",或屋桥、风雨桥、虾蛄桥,而"廊桥"这一称谓则是最近二十几年(年)才开始采用的。

想去看看廊桥的想法已经在我脑中存在很久了,但一直没能成行。年的台风“莫兰蒂”冲垮了三座国保名录里的廊桥,使我感到有些失落,也有了更强的紧迫感。年的春节假期,我终于踏上了前往泰顺的行程,自称为“拾古之旅”。

几天的时间里,我尽可能多地去探觅那一座座廊桥,去领略延续几百年的文化精粹。

一.国保廊桥(15座):

1.普宾桥

普宾桥位于雅阳镇雅阳溪村水尾。

普宾桥建于清嘉庆二十六年(年),系木平梁廊桥,全长13.60米,宽4.25米,跨径8.54米,桥为东西走向,横跨在雅阳溪上。

桥上建桥屋7间,屋架七檩四柱,设有神龛,供奉桥神。

古桥旁有一座马仙宫,供奉当地百姓信奉的马仙姑。

泰顺的廊桥中一般都设有神龛,同时在桥旁也常常建有宫庙,供乡民祭祀。祭祀对象有佛教人物如观世音菩萨、门神神荼和郁垒、尉迟恭与秦琼,也有义薄云天的关帝爷,以及能给读书人带来好运的文昌帝和帮人发财的财神爷赵公明,还有些当地知名人物,如陈十四夫人、马仙姑、忠烈王等等。除此还崇祀传说中掌管现实生活各方面的杂神和半神。每月初一和十五可以行祀,每年正月是祭祀最隆重的时期。

2.城水桥

城水桥位于龟湖镇后章岗村城水村,又称神水桥,是早年城水岭古道的起点,连接龟湖至仕阳的必经之路。

城水桥建于民国三十一年(年),系八字撑木拱廊桥,桥全长15.02米,宽4.61米,桥屋高4.83米,跨径11.16米,桥面稍圆背,水面至桥面高5米。

桥台由卵石砌筑,拱架用粗大的原木相贯穿插成八字形。“八字撑”桥梁已初具木拱桥雏形,是木平梁廊桥过渡到叠粱(编梁)木拱廊桥的一种结构形式,使木拱廊桥技术的出现成为可能。城水桥的拱架中已出现“剪力撑”。

桥上建廊屋7间,屋架七檩四柱,内设神龛。

古道入口处建有神庙一座,供村民祭祀。

3.三条桥

三条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处。

三条桥所处位置是泰顺诸多廊桥中,相对来说最需要花费一番脚力才能到达的。从停车的地方出发,需沿着修复的北向山间古道,一直向下行走10-15分钟的路程。

经过一座石亭,当快要到达谷底时,前下方赫然出现了一座气势不凡的廊桥,不禁让人叫好,这就是三条桥。

三条桥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该桥起源较早,可追溯到唐贞观年间。据泰顺《分疆录》记载,道光间修建时曾发现唐"贞观"旧瓦,是泰顺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也被认为是泰顺历史最久远的木拱廊桥。三条桥于宋绍兴七年(年)重建,而现桥则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年)。

三条桥为叠梁(编梁)木拱廊桥,西北、东南走向,横跨于横溪之上,是闽浙边界连接泰顺与福建寿宁主要交通要道上的桥梁。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

桥廊上建有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

站在谷底凝望,三条桥身姿沉稳而挺拔,坚定地矗立在溪流之上,和山势岩石融为一体,成为令人称道的景观。三条桥是我最喜欢的泰顺廊桥之一。

4.毓文桥

毓文桥,位于洲岭乡洲滨村水尾东蛇西龟两山对峙的隘口处。

毓文桥建于清道光十九年(年),全长23米,宽4.28米,拱跨7.6米,重檐悬山顶。桥东西走向,横跨边溪。毓文的名字由成语“钟灵毓秀”演绎而来,毓:养育,文:文化、优秀人才,毓文意即:洲滨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毓文桥系石拱木廊桥,分石拱、廊屋两个部分。

石拱部分全部用青条石建成,墩基建在溪边坚实的岩石上,拱圈直径达7米多,呈半月形,桥面至水面高度为8.7米。

桥面上的廊屋部分是木结构的重檐楼屋,建廊屋7间,中间三间为三层楼阁,屋檐逐层递收,屋顶造型错落有致。从第一层屋面到葫芦状顶,从下往上呈“金字塔”形向内收缩。二楼为文昌阁,供佛神龛,原供奉文昌帝、观音菩萨和关帝。桥顶上还由大到小依次覆盖3个到U形陶罐,构成“葫芦顶”,与整个楼面叠加构成“七级宝塔”,起到驱邪镇妖之作用。

桥旁建有水尾宫,供村民祭祀。

毓文桥,如同一阙楼阁矗立着,飞檐翘角,桥体匀称,造型别致,被视为泰顺石拱木廊桥之冠。

5.薛宅桥

薛宅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营岗店街头,原名锦溪桥,东西走向,横跨于锦溪之上。

薛宅桥最早始建于明正德七年(年),系八字撑木拱廊桥,后多次重建都毁于水患。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年),系叠梁(编梁)木拱廊桥。年9月15日,该桥在台风“莫兰蒂”中被冲垮,年按原貌修复。薛宅桥全长51米,宽5.1米,净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单檐悬山顶。该桥由于位于两溪汇流处,水流湍急,夏季时水位高,故跨径特别大,桥面坡度约为30度,是泰顺拱矢最高的古木拱桥。。

桥上建有桥屋15间,60柱,屋架七檩四柱。

薛宅桥下溪水潺潺,桥头旁有一棵千年古樟、一棵五百年左右的古枫香,树荫遮蔽,守护着古桥。

薛宅桥造型古朴独特,气势宏伟壮观,被载入《中国中国桥梁史话》。

6.刘宅桥

刘宅桥位于三魁镇刘宅村水尾,又称“仙洞虹桥”。桥呈东西走向,当年曾是泰顺南下通往福鼎古道的必经之地。

刘宅桥建于明代永乐三年(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年)按明代模样重修,系木平梁廊桥。廊桥长24.8米,宽6.15米,跨径9.2米,离水面高3.5米,中间有三根石柱支撑。桥上有廊屋8间,为两层楼房。一层两旁设长椅供长途出行的行人歇脚;二层楼阁设神龛,东楼供奉马仙,西楼供奉弥勒佛与十八罗汉。刘宅桥是一座兼具交通、风水、歇息、祈福、祭祀等作用为一体的廊桥。

刘宅桥桥顶为二层重檐,两头檐角高翘,错落有致,生动灵现,是泰顺年代最久远的木平桥,也是泰顺众多木平廊桥中造型颇为精巧别致的一座。

7.永庆桥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战州下溪坪村,桥呈东西走向,横跨溪坪溪。

永庆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年(年),道光二十二年(年)重建,民国五年(年)再建。全长33米,宽4.5米,离水面高8米,为木石混合伸臂梁廊桥。桥墩青石砌筑,迎水面设分水尖,可减轻洪水对桥墩的冲击,上置二层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铺行道桥板。

桥上有廊屋12间,明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上下,楼上供奉神龛供祭祀。站在桥上,可以欣赏下溪坪村的景色。

永庆桥屋面回翼角高翘,造型雅朴,是泰顺县境内优美的古代木平廊桥。

8.溪东桥

溪东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南,又称上桥。桥呈东西走向,横跨于东溪之上。

溪东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年),清乾隆十年(年)重建,清道光七年(年)重修,系叠梁(编梁)木拱廊桥。桥长40米,宽4.86米,单孔跨27米。桥由二组拱骨相贯而成,由九节拱骨与另一层八节拱骨贯穿搭置,自成稳固的梁架。拱内置三角形木架,加强横向力的作用。

桥上建有桥屋15间,角翼12个,正中三间高起为楼阁。内设神龛,内壁绘有壁画。

桥下的东溪景色

桥旁立有雕塑和石碑,以纪念乾隆十年重建溪东桥时的相关负责人士(首事)。

位于桥北的临水殿,是泰顺最大的供奉道教人士陈十四娘娘的古代神宫,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年),清道光年间重修。为四合院式建筑,共三进,一进为门楼,二进为大殿(下殿),三进为临水殿(上殿)。

溪东桥翼角飞挑,是盘龙卧虎,吞云吐雾之势。

9.北涧桥

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古渡口,故又称下桥。桥东西走向,横跨于北溪之上,由此得名,也称北溪桥。

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年),嘉庆八年(年)重建,道光二十九年(年)重修,先后经过六次修建,系叠梁(编梁)木拱廊桥。桥长51.87米,宽5.39米,高11.22米,净跨29米。桥头两端厢房相连,石阶相接。

桥头旁立有北涧桥始建时的三位首事塑像。

桥上建有桥屋20间,桥柱84根,桥面呈曲拱状,正中三间桥屋突起呈二重叠檐,中间设有神龛。

北涧桥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气势如虹。

清晨的迷雾使北涧桥显得朦胧而静谧,晚霞映照下的北涧桥表现出妩媚而明快,而夜空中被灯光打扮后的北涧桥则呈现出迷幻而深沉。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溪交汇,变幻着的美景让人流连,北涧桥被人们誉为“世界最美廊桥”。

溪东桥与北涧桥两桥相隔数百米,据说后者为师傅所建,前者由徒弟主事,两者造型相似,如同一对孪生姐妹,故被并称为“姐妹桥”。如今,围绕着这两座古桥,建成了一个廊桥文化园。青山、碧水、虹桥,共同构成了一幅幅让人陶醉的自然画面,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纷至沓来,这里已成为泰顺最热门的旅游景区之一。

如果说,三条桥以其阳刚令人起敬,溪东桥和北涧桥则以其秀美让人留恋。

10.南阳桥

南阳桥,位于泗溪镇玉岩村,又称玉岩桥。桥东西走向,横跨东溪。

南阳桥建于清同治九年(年),系伸臂梁木平廊桥,一墩两孔。桥长41.7米,宽4.6米。南阳桥的构造特点是在溪中建石墩,然后在墩上叠架木梁,向左右平衡伸展。石块干砌桥墩,迎水面设分水尖。

桥上有廊屋15间,中设神龛。屋檐起翘明显,气势飞扬。

11.池源桥

池源桥,位于横坑乡池源村,横跨于池源溪之上。

池源桥始建年代不明,清道光三年重建,咸丰三年(年)被洪水冲毁,咸丰七年(年)重建,系八字撑木拱廊桥。桥身长21米,宽4.3米多,拱跨9.5米,二重檐。桥上设有廊屋8间,中间曾设神龛,供奉观音。

12.霞光桥

霞光桥,位于横坑乡华洋村,桥呈东西走向。

霞光桥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年),咸丰二年(年)重建,同治十三年(年)再建,系石拱木廊桥。桥长17.26米,跨径13.20米,桥面宽4.42米,桥屋高4.25米,拱高7.30米,二重檐屋顶。霞光桥原为全木廊桥,但最终都毁于火灾。这里当时是浙闽通行的要道,桥毁则无法通往。当地首事召集众人商议,并四处化缘,最后将桥墩用石砌,而桥屋仍用木制,将霞光桥改造成了石拱木廊桥。

桥上建有廊屋7间,中间设神龛,香火旺盛。

霞光桥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石砌的半圆形桥墩,均衡、匀称,优美的线条倒映在清波之上,虚实结合,互相衬映,与充满动感的翘角廊屋一起,构成了雄关般的威武姿态。

13.文重桥

文重桥,位于筱村镇东洋村水尾,原名樟成桥,又称东洋桥,桥呈东西走向,横跨于玉溪之上。

文重桥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年),后屡毁屡建,历经五次,于民国十年(年)重建,系木伸臂梁廊桥。该桥为青石桥墩木梁廊桥,一墩两孔。桥面上分为11开间,全长27.5米,桥宽4.2米,净跨22.4米。屋檐左右两端为歇山顶,中间梁架稍提高,屋顶为悬山顶、皮条脊,桥屋用柱46支,梁架为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构作。年9月15日,文重桥在台风“莫兰蒂”中被洪水冲垮,年按原貌修复,古老的文重桥又迎来了重生。

14.文兴桥

文兴桥,位于筱村镇坑边村,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横跨玉溪之上。

文兴桥始建于清咸丰七年(年),民国十九年(年)重修,系叠梁(编梁)木拱廊桥。桥长40.2米,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桥上建廊屋17间,中间三间为重檐歇山顶,桥中设神龛。文兴桥非常奇特,左右不对称的结构使得该桥在泰顺众多廊桥中备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泰顺拾古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