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洲岭
文\摄谢康生
我们奔着他去的。
他叫庄美双,年届70,泰顺县洲岭中心校的退休教师。
庄老师可是村民口中的“文化达人”,自年起义务担任洲岭文化中心的管理员,为传播文化心忙碌着、操劳着。他最近完成了一部著作——《洲滨马灯舞》,苦于经费不足,书中也还缺少照片尤其是好照片。他曾求助于本县的摄影师,却因付不起稿酬而只好放弃。
左右为难之际,他想起了曾在洲岭、在泰顺工作过、后来在苍南担任文化局局长的萧若驹老局长。
我们是带着感动、带着摄影人的良心而去的。
牵头人是摄影家萧云集。
萧云集是地道的苍南人,但有极深的泰顺情缘,拿他自己的话,“我爱泰顺,我恋泰顺,我与泰顺有着深深的情结。”
萧云集1岁就随父母来泰顺生活,直到20岁后才回到苍南。泰顺的山水养育了他,他因此对泰顺充满的感情。泰顺廊桥是他最早叫出来了,有据可查。年11月12日,《中国摄影报》用三分之一的板面头条刊登了萧云集“浙南廊桥有遗篇”的图文报道。
多年前,泰顺县曾发起十大“廊桥之子”的评选表彰活动,最有实力、最希望当选的萧云集却最终与“廊桥之子”失之交臂。在我这个外人看来,这是萧云集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其实,它又何尝不是泰顺的痛,也许泰顺自此背上了“忘恩负义”的枷锁。
“摄影人的要良心和责任”。当萧若驹老局长接到庄老师的电话,立马给他的儿子萧云集下达了任务。
“无偿提供,分文不收”。这就是萧若驹、萧云集的父子情怀。
洲岭两天,萧云集白天拍照,晚上逐页翻看书稿,哪些照片要换、哪些照片该P,哪些照片得补,照片的大小、要不要跨页,什么“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理论,都讲解的十分具体、到位。连庄美双这个“老文化”也心生佩服。
洲岭,别样的风景。
先说说三条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建于宋绍兴七年(年)九月十三日,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年),为叠梁式木拱廊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
我们在去三条桥的羊肠古道上,遇到了两位从深圳来的老年妇女,问及怎么知道此桥,她们直言网上搜到、慕名而来的。她们走远了,萧云集打趣的说:“都是被我坑来的。”如此被“坑”是何等的幸福!
毓文桥,位于洲岭乡洲边村.建于清道光十九年(年),全长23米,宽4米,单跨7.6米,系石拱木廊桥。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横跨两山之中。建廊屋七间,三层楼阁式,屋面重檐悬山式,屋脊有葫芦顶,四翼角高翘,造型别致。
洲岭有条大峡谷,自北向东南连绵数十公里,谷内激流咆哮、环境清幽、气势恢宏,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谷底宽50米至余米,谷深米到米。大峡谷有两处“U”型大拐弯,分别叫青南渡和葛家渡,两弯相距大约20公里,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大拐弯极为相似,只是由于树林茂密,大拐弯被遮挡,不然是一道很好的风景。
洲岭现归属于县城所在地罗阳管辖,这里有经典的廊桥,有不少的古民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有丰富的人文遗产,有“文化之洲、红色之岭、生态之乡”的美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