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美,常常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语冠之。的确,建筑的形式语言和音乐十分相似,但是建筑本身却并非凝固之状态,建筑的存在、功能、审美在更高层次上具有自身的精神力度。通过本文的代表性建筑,一起来感受建筑师的天籁之音。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一句无数哲人极力推崇的名言。歌德、雨果、贝多芬都曾把建筑称作“凝固的音乐”,意思是说,如果使音乐的时间流动全都凝固下来,我们从音乐中或说从乐谱中便可以看到诸如严格数学化的比例、对称、均衡等造型特点以及乐曲形式同建筑结构的联系。
作曲家在创作乐曲时,也常常有意或无意的受到建筑艺术或多或少的影响。如:贝多芬在创作《英雄交响曲》时,就曾受到巴黎某些建筑群的启示;舒曼在《第三交响曲》中就曾想表现科隆大教堂外观的壮丽与雄伟。
的确,建筑的形式语言和音乐十分相似,他们在时空上强调对称性。建筑上,门窗、材质是音乐节奏和音符,建筑的形式语言和音乐的语言一样,在表意上都强调一种朦胧的状态,而非直露的表白。但是建筑本身却并非凝固之状态,建筑的存在,建筑的功能,以及建筑的审美,在更高的层次上具有自身的精神力度,呈现出一种四维空间复变的态势,一种质朴结构。建筑艺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不断获得新生。
1
哈尔滨大剧院地点:哈尔滨由MAD(马岩松工作室)设计的哈尔滨文化岛歌剧院由大小两个剧场组成,大剧场可容纳人,由底层池座和两层楼座组成。内部空间运用了大量实木,一方面为大剧院观演厅提供最好的声学效果;另一方面,这些实木形体与白色墙面形成冷暖色调对比,透出雪山木屋特有的温暖氛围。
2
波兰托伦音乐厅地点:波兰西班牙建筑师FernandoMenis,一改之前的轻盈风格而转向沉重风格。设计师FernandoMenis混合水泥和碎的红砖块——他称之为picado的技术——为CKKJordanki音乐厅创建类似洞穴一样的内部,旨在音乐表演时提供最佳音响。
音乐厅除了实现粗略的表达外,picado也达到了完美的声效,在特内里费岩浆艺术大会上第一次验证这一技术。
3
法国广播电台大音乐厅地点:法国巴黎在礼堂里,座位围绕着管弦乐队演奏处布置,分散在小的体块里,这样的布局让观众更靠近舞台,同时悬浮的包厢在垂直空间中与主体连接在一起。因此,观众席到舞台的最远距离不超过18米。
室内墙面全部由木质装饰板覆盖,墙面被分解成许多面,在统一的水平向节奏下,创造出了富有韵律感的精美木质浮雕效果。为了确保杰出的影响效果,AS建筑事务所与音效公司yasutoyotaofnagataacoustics合作,设计了墙体的最终的几何形式以及墙体材料的品质。
4
法国苏瓦松音乐舞蹈中心地点:法国苏瓦松设施参照了Saint-Jean-des-Vignes修道院,建在了一个扩展的站点。音乐中心的设计因此呼应了这种特殊的哥特式建筑。音乐之城沿着东西轴线延伸,和修道院保持一致。它包括一个中央殿,该殿的上面的部分有拱形的门。一个长长的玻璃屋顶沿着相同的轴线伸展,把拱门之间的间隙盖住了。周围是走廊,包含两个主要的建筑主体—礼堂和音乐学校。
大厦的基座密集紧密。北部和南部在建筑结构上很紧密,与地面平面图的一楼呼应,中央殿从其中穿过。外表赭石棕的砖墙也诠释了这种紧密性。宏伟的建筑基座与拱门的轻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材料也突出了层次感:混凝土和砖被涂成了白色,给人一种升向天空的感觉。
5
布莱巴赫音乐厅地点:德国巴戈利亚州该音乐厅是城市振兴的核心项目,并与国家发展基金资助的新社区中心紧邻,一同组成小城的新公共广场空间。
整个音乐大厅的设计遵循了声学原理,同时光从造型的缝隙中渗出照亮环境。音乐厅的内部造型是通过相当复杂的模板系统而实现的高难度混凝土工程。独一无二的造型不光兼顾音乐厅对声学的要求,也获得了最佳光环境。
中性的背景色彩,加上透明的座椅,营造出一个焦点全在舞台上的个性空间。此外音乐厅还配置了最新的LED光技术,能营造出各种氛围的舞台气氛。
6
普罗旺斯音乐之家地点:法国由隈研吾设计的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音乐学院。建筑表面折叠的铝板让人联想到音乐的灵*–乐谱。折叠之后的薄铝板为立面带来了微妙的阴影,由此产生的光影代替铝材成为了立面的主要元素。这个设计灵感来自该区域的伟大艺术家PaulCézanne和折纸艺术。
折叠的铝板还有助于阻挡窗户开口处的阳光,并控制开口处的视野。曾经一个有趣的评论说立面让人联想到音乐学校的灵*—乐谱。音乐厅也同样运用折叠元素形成了非对称的内部构造,与DariusMilhaud多彩而自由的音乐产生共鸣。
本文根据绿维创意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