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
浙江26县能否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能否取得标志性成果,事关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局。9月18日,浙江省召开“建设示范区迈向新征程”新闻发布会,通报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十三五”期间,浙江26县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省0.7、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26县与全国、全省的发展差距依然存在。
26县占我省面积的44.5%,而年GDP总量为亿元,仅占全省的9.65%;人均GDP为元,为全省的61.3%、全国的85.2%;仍有文成、磐安、庆元、松阳、泰顺、常山、景宁、衢江、开化等9个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元)。
为此,浙江把推动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作为示范区建设的突破性抓手,聚焦重点、精准施策。
一是布局“1+2+N”的*策体系。
“1”即一个总体方案,编制印发《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年》,明确提出争取到年,26县人均GDP超过全省平均的7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即两个指导意见。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分别牵头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山海协作、结对帮扶的指导意见,推动构建组团式、宽领域、全覆盖的结对帮扶体系。
“N”即“一县一策”和一批专项支持*策。按照“小切口、大牵引”思路,为26县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和支持举措,目前已印发实施淳安、泰顺、磐安、龙游、景宁等5个县的“一县一策”。如淳安县的“生态保护前提下的点状开发”、泰顺县的“生态旅游全域美丽”、景宁县的“少数民族地区融合发展”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龙泉、文成、江山、开化、仙居、云和、庆元、缙云、松阳等9个县的“一县一策”正在研究制定,下步将推进“一县一策”全覆盖。同时,还围绕平台共建、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出台了17个专项*策,后续*策仍在研究。
二是推动构建特色产业平台。加快推动26县依托开发区(园区)空间范围,择优布局区位条件较好、周边配套齐全、发展空间充足、城镇功能完善、生态承载能力强的区块,建设不小于3平方公里的特色生态产业平台。积极推动26县对接省级大湾区(新区)、能级较高的开发区(园区),布局1平方公里左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山海协作“产业飞地”。
目前,已推动绍兴滨海新区—开化、柯桥—江山、慈溪—常山、余姚—松阳、北仑—云和、台州湾新区—三门、临平—柯城、杭州钱塘新区—龙游、鄞州—衢江、萧山—龙泉、南太湖新区—庆元等11个“产业飞地”签订共建协议,并签订了11个产业合作项目协议。其中,慈溪—常山“产业飞地”拟于本月集中开工9个项目。“产业飞地”与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将共同形成两翼齐飞、资源共享之势,为26县扩大税源和促进就业增收提供平台支撑。
三是着力做强26县主导产业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26县认真谋划1-2个特色生态主导产业,着力做强一批“一县一业”,擦亮1-2个特色农产品“金招牌”,打造一批山区特色文旅“金名片”。力争年26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完成文旅项目投资超过亿元以上。同时,加快推进杭温、杭台、衢丽、金甬等铁路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甬台温福、杭丽、温武吉等铁路项目前期。年在26县建设普通国省道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以上。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年内实现26县教共体、医共体全覆盖。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完善“千校(园)结对”帮扶关系,组建26个“希望之光”教育专家团,对26县开展“组团式”帮扶。医院下沉,实现26县结对全覆盖。统筹山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性*策保险,完善低收入农户子女接受教育费用奖补或减免等*策。深入实施26县“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建设新时代“五美”城镇。
五是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工程。强化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推动山海协作结对双方聚焦平台共建、产业共兴、项目共引,实现山海资源要素精准对接、合作共赢。优化调整山海协作结对关系,全省50个经济强县结对帮扶26县。上半年全省新开工山海协作产业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支持26县到省内发达地区投资建设产业、科创、消薄等三类“飞地”。
目前,30个“消薄飞地”已实现26县全覆盖,累计返利超2亿元。11个“产业飞地”已签订共建协议。积极推动杭州、嘉兴等地为26县集中布局“科创飞地”。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