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工作坊丨明清以来浙南地区的人群知识和信
TUhjnbcbe - 2024/2/28 16:21:00

年11月20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明清以来浙南地区的人群、知识和信仰”工作坊在上海举办。本次工作坊的题中之义在于涵盖明清以来浙南区域社会的不同面向,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希望藉此推动学界对明清以来该区域的总体理解。活动由复旦历史系副教授巫能昌召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十几位学者参与了此次工作坊。与会者就浙南地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地方权力、饮食文化、文字读写、建筑技术历史等议题作了专题报告,并展开讨论。专题报告

祁刚(温州大学历史系)《明清泰顺佛教的历史脉络——兼论释教的成立》主要梳理了偏隅浙南山区,且寺庙历史不甚明了、僧侣活动并不活跃的泰顺县之佛教历史脉络,及其形成过程。在地方佛教历史书写的基础之上,报告尝试贯通寺庙、风俗这两个佛教在地化的形式与内容,以期糅合“礼仪框架”的视域,进一步认识传统社会中佛教在地、佛道交涉历史与现实。报告指出,近世以来泰顺地区的家族围绕祭祖礼仪的实践,先后在空间场域经历了祖墓、坟寺、祠堂到宗祠的转变过程,而这一过程层累地造成了每年七月十五泰顺宗祠祭祖仪式“判兰盆”的复合特征。巫能昌就佛教寺院与地方家族的关系、佛教授戒和道士传度的比较、家族语境中不同仪式传统的呈现、地方释教的成立等方面展开评议。关于前山叶氏释教长生堂的成立,报告指出长生堂坛下科书中有些源自周边佛寺的本子,不过这些本子是经书,似乎未见仪轨一类的文献。那么,报告提到的“释教科仪带有比较浓厚的佛教色彩”,其中的佛教色彩仅仅是体现在经书和梵呗方面呢,还是有涉及仪式实践的结构和内核。评议人还向报告人请教了泰顺一带祈雨仪式、移民群体、五代至北宋年间佛教禅师崇拜等方面的问题。

李世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十九世纪中叶“儒枭”集团的崛起与地方事例角逐——以浙江乐青的瞿振汉起义为例》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作坊丨明清以来浙南地区的人群知识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