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日善像
翁日善,生卒失考,泰顺县翁山人(南宋时属瑞安县义翔乡)。少英迈,聪明颖悟,博涉群书。因宋室南渡,兵戈不休,遂兼习韬略,才具文武。及长考入太学,后由外舍生入武学。他为人忠义正直,坚强不屈,在武学生期间就敢于仗义执言,与其他学生联名上书弹劾宰相史嵩之。
宰相专权引起正直人士不满
南宋理宗时,奸佞当道,朝*腐败。史弥远、史嵩之叔侄先后为宰相,擅权乱*,国事日非。朝中官员迫于权势,多闭口不语。而太学、武学诸生却多次上书请愿,指陈失*,学校一时被视为“正论”所在。
《分疆录》书影
淳祐四年()九月,史嵩之父丧,照当时的制度,身为人子的史嵩之应该开缺三年,为父亲“守制”,但史嵩之倚仗皇帝的宠信,继续以“夺情”(工作需要,所以不得不化悲痛为力量,坚守岗位)请旨谋求起复。理宗皇帝下诏,让负责*府文件起草的学士院代拟一份诏书,为史嵩之“夺情起复”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少大臣、学者本来就对史嵩之专权不满,于是,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大批正直人士强烈抵制史嵩之的复出,纷纷弹劾他。
翁日善等人上书弹劾宰相
太学生*恺伯等一百四十四人、武学生翁日善等六十七人、京学生刘时举等九十四人、宗学生与寰等三十四人相继联名弹劾史嵩之起复,痛斥其“视父死如路人”。
翁日善上书略曰:
天下不幸有无父之人,不可使有无父之国。父年高而不之惧,父疾笃而不之省,及父身殁而不之戚,此市井小人不顾亷耻、不恤物议者,容或有之,世所指目为无父之人也。人而为无父之人,其祸特止于一身;国而为无父之国,其祸将及于天下。陛下为纲常之主,正当以仁孝治天下,以忠义律臣子,乃以不忠不孝之人,位之父兄百官之上,其何以为训耶?
翁日善出生地-翁山坑底村
理宗不理睬学生的要求,诸生便在学校斋廊贴榜示众:“丞相朝入,诸生夕出。”当时范钟、刘伯正代行相权,认为诸生闹事是“游士”鼓动的,指使临安府尹赵与筹驱逐所谓“游士”。诸生听说后,作“卷堂文”,集体罢学。所谓的“卷堂文”也就是罢学的宣言。
其文略曰:
先圣曰:天之将丧斯文,实系兴衰之运。士亦何负于国,遽罹斥逐之辜。静言思之,良可丑也。慨祖宗之立国,广学校以储才,非惟衍丰邑以遗后人,抑且隆汉都而尊国士。今皇上克广前猷,炳炳宸奎,厘为四学,戋戋束帛,例及诸生。蒙教育之如天,图补报之无地,但思粉骨,宁畏触机。直言安石之奸,共惜元城之去,实惟公议,不利小人。始隐讽其三缄,终尽打于一网,不任其咎,归过于君,是诚何心,误人之国。昔郑侨且谓毁校不可,李斯尚知逐客为非。彼既便己行之,吾亦何颜居此。厄哉吾道,告尔同盟,勿见义而不为,当行己之有耻。莫为饱暖,而贪周粟之羞;相与扶持,毋蹈秦坑之惨。
《《宋季三朝*要》卷二书影
太学生、武学生、京学生、宗学生的上书得到了广泛响应,一时间,认为史嵩之不孝不忠的观点普遍流传,竟有“倾城”之势。无论是学生还是大臣,几乎每个人都在反对他。将作监徐元杰建议,应当找人代替史嵩之。理宗说,学校虽然是“正论”,但说得太严重了。徐元杰又说,正论是国家的元气,现在正论幸好还在学校,应当珍惜它。即便是史嵩之的亲人,也加入了劝说史嵩之放弃官位的行列。侄子史璟卿致书予他,指责史嵩之“谋身自固之计则安,其如天下苍生何”。
最后,迫于时势,理宗只得同意将史嵩之罢免,更换宰相。
为官清廉,*绩卓著
景定五年()理宗病故,度宗即位,下诏被罢黜的学生起复录用,因翁日善直言敢谏,不畏权贵,执*者忌之,害怕他在京做官再生出是非,于是举荐日善补外官,出任汀州府上杭县令。
曹仁为翁日善题“琴鹤风清”
翁日善在上杭任上,为*清廉,执法严正,劝农兴教,化行俗美。县内凶顽绝迹,盗贼远逃。对恃强凌弱、以众欺寡之人,依法予以惩治。凡有益于百姓之事均不遗余力,如尽力设法赈济饥民,深得当地民众拥戴。因此,咸淳二年()八月,度宗褒奖翁日善进秩一级,擢升文林郎。翁日善的施*之道还得到上司的嘉许,汀州知*曹仁亲自题写“琴鹤风清”四字赞扬他为官清廉,治下社会风气清平。
咸淳三年(),翁日善因*绩卓著,才识兼备,被召入朝任判院实录(集贤书院属官)。不久按照惯例告老辞官,回到故里翁山,躬耕讲学,安度晚年。去世后葬翁山旁洋螺丝。
翁氏宗祠
据《翁氏家谱》记载,翁日善曾著有诗集数卷,可惜今已失传。家谱中仅剩《上杭即事》四首,特录于此:
(一)把酒同登挹翠亭,浑忘案牍几劳形。千章夏木垂檐绿,四面春山扑坐青。绕树流莺时睍睆,采茶娇女自伶俜。谈深不觉更筹永,北望天街朗列星。
(二)极目群山山外天,覆盂交切几经年。能知开辟亭双桧,历尽艰辛屋数椽。异鸟奇花娇狎雨,苍鹰古柏势凌烟。居人自得田园乐,不羡朝簪不羡仙。
(三)自笑临安奉板舆,汀江水畔且安居。千花映日浓如染,双鸟穿云掠似梳。亭榭有时聊小憩,池台如意乐相于。毛生捧檄辉前古,堪叹昔贤枉绝裾。
(四)百里侯封亦自豪,乱山深处首频搔。松排夹道如迎客,水激急湍吼怒涛。簇仗暗穿螺上下,筍舆疑共雁游翱。遗风邹鲁谁云小,日日折腰学种桃。
主要参考资料:《宋史》卷四一四、卷八一六六;《宋季三朝*要》卷二;《续宋编年中兴资治通鉴》[宋]刘时举撰。